材料呈现方式和空间能力对多媒体学习效果的影响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iuyu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媒体学习材料不同的呈现方式对不同空间能力学习者多媒体学习效果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2(材料呈现方式:动画vs.图片)x2(学习者空间能力:高vs.低)两因素被试间设计,探讨其对学习者多媒体学习效果的影响。实验二,通过2(控制类型:程序控制vs.学习者控制)x2(呈现方式:声音+动画+文字vs.声音+动画)x 2(空间能力:高VS.低)的被试间的实验设计,进一步探讨信息呈现方式与学习者空间能力对学习者多媒体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相比低空间能力学习者,高空间能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更好;2.相比图片呈现方式,动画呈现对学习效果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声音+动态”的形式好于“声音+动态+文本”的形式;3.多媒体控制类型、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学习者空间能力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4.当学习材料为学习者控制时,有文字解说和无文字解说对于高空间能力者学习者而言,学习效果测验成绩差异不显著;对于低空间能力者学习者而言,学习效果测验成绩差异显著;5.当学习材料是程序控制时,有文字解说和无文字解说对于高空间能力者学习者而言,学习效果测验成绩差异显著;对于低空间能力者学习者而言,学习效果测验成绩差异不显著。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动画呈现方式比图片呈现方式对学习效果有显著的提高作用。(2)高空间能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好于低空间能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3)在多媒体学习中,动画呈现方式对低空间能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测验成绩会出现更大的提高作用。(4)学习材料以“声音+动画”的组织方式呈现的学习效果,好于“声音+动画+文本”组织形式的学习效果。(5)高空间能力学习者在程序控制的条件下,与低空间能力学习者在学习者控制的条件下,且为无冗余文字解说时,学习效果更好。
其他文献
有些人晚上吃不完的食物都习惯留到第二天再吃,因为觉得扔掉很浪费,可是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能隔夜吃,这五种食物就好避免隔夜后食用。
为了解决在多通道瞬态信号测试领域,传统测试系统长时间高采样率测试产生的冗余数据对系统存储和传输带来的压力,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变频算法。该算法采用与传统测试相同的采样
行政法理论基础是行政法据以存在的观念基础与思想前提。政府法治论是源于本土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基础学说,其提出与论证也是不断得到证成的实践历程,20多年来已经成为追求法
为解决水下小尺度运动阵列对目标定位的孔径和样本不足问题,采用合成孔径方法实现孔径的扩展。通过分析相干信源情况下不同阵元数与样本数之比时样本协方差矩阵的谱分离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