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街区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出现了原始风貌丧失、规划设计不足、商业化严重、街区空心化、地方类似等问题,既违背了保护历史街区的初衷,又制约了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得到有效平衡,这些利益相关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联系形成一个复杂庞大的关系网络,各自受关系网络制约,又影响着关系网络结构。因此研究历史街区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十分必要。首先,文章在对历史街区旅游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明确相关定义和内涵。其次,从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出发,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历史街区旅游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网络行动者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关系网络整体上不紧凑,利益关系一般;四大利益集团中,政府机构和街区居民两类内部联系紧密,旅游企业和压力集团联系不多,四大利益集团之间,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联系较多,居民和压力集团部分利益相关者孤立,不存在派系之中,说明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联系较少;政府机构中心性最高,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其次是旅游企业,街区居民和压力集团;与旅游业紧密相关居民、非政府组织这两类处于较边缘位置的利益相关者却拥有较高的中介中心度,说明在网络中起“媒介”作用;关系网络整体上存在较多的结构洞;中间人方面,旅游企业在协调本集团与其他利益集团以及其他利益集团之间利益关系时,都能够占据优势位置,获取利益资源,政府机构扮演联络人角色最多,主要协调其他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纠纷,参与旅游的居民扮演守门人、代理人和联络人三者次数相差不多,是本集团与其他利益集团联系的窗口和中介,压力集团承担守门人、代理人和联络人的总次数最少,主要扮演联络人角色,协调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访谈内容,提出从提高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凝聚力、网络中心者要注重利益分配公平、加强街区居民参与、增加网络中连接桥的数量几方面来解决关系网络凝聚性低、利益分配不均衡、街区主体边缘化、网络中存在较多结构洞的问题。为历史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