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织物结构设计与防刺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t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但是刺刀、匕首的威胁无处不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开发防刺织物显得十分必要。软质防刺产品可以在满足良好防刺性能的前提下,达到轻质、柔软、舒适性好的效果。因此其在防刺产品的设计开发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是设计多层织物的结构并进行准静态防刺性能的测试研究。选择高强涤纶纱线为原料,设计织造了不同纬密的单层平纹、斜纹、缎纹织物、不同层数的多层接结织物、不同层数的多层叠层织物和不同纬密的四层接结织物。为了对所设计的织物进行测试,设计了防刺测试夹头并在万能强力机上按照防刺测试标准进行了准静态防刺性能测试。分析研究了不同纬密、不同组织、不同层数以及不同成型方式等相关织物结构参数对织物准静态防刺性能的影响。单层织物准静态防刺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单层织物中,防刺性能平纹结构最优,斜纹组织的防刺性次之,缎纹组织的防刺性最差。当织物的经密为300根/10cm,纬密分别为120根/10cm、140根/10cm、160根/10cm、180根/10cm、200根/10cm时,随着纬密的增大,单层平纹的防刺性能呈现先增大然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但单层斜纹和单层缎纹的防刺性能呈现增大的情况。因此多层织物选择平纹组织作为基础组织。多层织物准静态防刺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多层织物的层数、厚度、平方米克重的增加使得防刺性能提高。当多层织物的经密为300根/10cm,纬密为180根/10cm时,叠层成型的多层织物较接结成型的准静态防刺性能好。当织物的经密为300根/10cm×4,纬密分别为120根/10cm×4、140根/10cm×4、160根/10cm×4、180根/10cm×4、200根/10cm×4时,四层接结织物的防刺性能随纬密的增大是呈现先增大然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规律。为了提高多层织物的准静态防刺性,选择环氧树脂对单层平纹织物、不同层数的多层接结织物、不同层数的多层叠层织物、不同纬密的四层接结织物进行树脂整理,对比整理前后的防刺效果。结果表明:单层平纹织物、不同层数的多层接结织物、不同层数的多层叠层织物经过树脂整理后,其准静态防刺性能都有提高。但是接结成型的多层织物,其防刺性能相对提高的很少,而单层平纹织物和不同层数的多层叠层织物在经过树脂整理后防刺性能显著提高。当四层接结组织织物的经密为300根/10cm×4,纬密分别为120根/10cm×4、140根/10cm×4、160根/10cm×4、180根/10cm×4、200根/10cm×4时,织物的纬密较小,其在树脂整理后防刺性能提高的多;织物的纬密大,在树脂整理后防刺性能提高的较少。本课题对高强涤纶纱线制备的多层织物和其准静态防刺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说明多层织物对于开发柔性防刺材料是可行的。多层织物作为柔性防刺材料是有一定的优势,这为柔性防刺材料的开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日前,青岛钢铁集团与新加坡昂国集团合作的高炉水渣、钢渣资源化综合利用及纳米技术应用开发项目(一期)奠基仪式在董家口青钢新厂区隆重举行。此举也标志着目前山东省规模最大
研究了混凝气浮-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耦合工艺处理屠宰废水的优化工艺条件,通过气浮实验确定适宜投药量、反应时间,分别考察UASB反应器中温度和p
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简约的装修风格,对于生活空间的舒适要求逐步提高。所谓简约主义的室内装修,就是指室内的装饰元素较少,
沼液在油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沼肥作追肥应用于油菜生产,比单纯用尿素水追肥效果好,不仅对植株的生理性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有效分枝、角果数、角果粒数、千粒
近年来,人们使用气相色谱法对低度白酒贮存过程中质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由于气相色谱仪以其特有的三高一快(高灵敏度、高分离效能、高选择性、快速分析)的优点,已成为白酒质量检
总结了冀东地区轮选987小麦的特征特性,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冀东地区农民种植轮选987小麦提供参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会计人员不断面对来自市场、公众、政府、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法规等多方面的挑战。要使会计人员完成、胜任会计工
患者男,54岁,因发热于2006年2月8日入院。患者5年前因“老年退化性瓣膜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而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术后常规服用华法林。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以夜间为主,体温多
针对多机编队协同过程中多传感器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PLEX的多约束条件下传感器分配算法。首先,建立协同空战中多传感器分配数学模型,同时考虑单部传感器的最大跟踪效能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