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压青还田对低产田土壤性状的影响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che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北地区低产田分布广泛,严重阻碍了山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低产田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盐碱、土壤养分不足等问题导致作物生长发育不良,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为探索有效可行的低产田土壤改良措施,本研究于2018-2021年在朔州山阴县低产田实施4年定位试验,设置种植燕麦不还田(T1)、燕麦压青还田处理(T2)和裸地对照(CK)三种处理,研究燕麦压青还田对低产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团聚体、线虫群落的影响,为山西低产田土壤改良提供理论支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T1处理能显著降低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T2处理对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产生影响不显著。T1处理显著升高了20~40 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T2处理则降低了0~20 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T1处理能显著升高各土层的土壤质量含水量,T2处理对各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影响不显著。土壤容重与土壤总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2)与对照组相比,T1处理对土壤有机质积累影响较小,T2处理能显著增加20~40 cm、40~6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2%和64%。T1和T2处理在五个土层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种处理均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T2处理在中层土壤对土壤养分的积累作用显著。T1处理有效减低土壤p H值和电导度,相关性分析后发现,土壤p H值与土壤养分含量呈负相关关系。(3)T1和T2处理对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产生了促进作用,T2处理在中层土壤对土壤酶活性促进作用显著,与对照组相比,T2处理各土层土壤蔗糖酶活性平均提高了241%。三种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4)T1和T2处理对土壤团聚体有显著影响,较对照组T1处理在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各土层>0.25mm的土壤团聚体比重较CK处理均降了,而0.5-0.25mm土壤团聚体占比显著增加。T2处理在20~40 cm土层>5mm的土壤团聚体比重显著增加。T1处理的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土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MWD、GMD、D和R0.25值逐渐降低;T2处理的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土层MWD、GMD、D值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5)较对照组,T1在20~40 cm土层各类营养类群线虫数量增加了51.14%;T2处理较CK处理在土壤0~20 cm、20~40 cm土层,各营养类群线虫数量差异显著分别增加了271.48%、151.9%;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营养类群线虫数量呈下降趋势。在0~20 cm土层T1、T2处理较CK处理,有益线虫(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和捕食/杂食性线虫)的丰度分别上升了10%、5.2%;20~40 cm土层T1、T2处理较CK处理,有益线虫(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和捕食/杂食性线虫)的丰度分别上升了6%、7.6%。T1和T2均可以提高浅层土壤线虫丰富度和多样性,减少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提高土壤健康状况,线虫群落在40 cm以下土层生态较稳定。综上所述,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土壤团聚体和土壤线虫方面表明燕麦压青还田可以改良低产田地力,为改良山西低产田推进绿色农业提供新视角。
其他文献
高压电缆接头是线路中的一个热点位置,对其进行准确热评估是线路载流量规划与运维的关键。尤其是在重载线路中,电缆接头更容易发生过热现象,最终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等电力事故。因此,针对电缆接头的强化传热措施研究亟待关注。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20k V 2500mm~2的电缆及其接头,基于热路理论与稳态温升实验研究了高压电缆接头的热评估模型与强化传热措施。首先,结合电缆接头的结构特征与传热特征,改进并建立了
学位
棉花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在经济市场中都有较高的指标要求。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生产的不断发展与推进,一些发达的农业大国,如巴西,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棉花生产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然而,我国作为棉花生产和消费大国,棉花的主要采摘方式仍然以人工采收为主,这种采收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我国棉花生产成本,严重影响了我国棉花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机械化采收要求陆地棉植株具有始结位高,株
学位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无机磷的匮乏已成为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探究作物响应低磷胁迫的遗传机制是目前提高植物磷吸收效率的主要手段之一。谷子具有耐贫瘠、基因组小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研究作物响应低磷胁迫机制的C4模式植物。本研究以一套包含288份谷子核心种质的自然群体作为研究材料,首先在正常磷和低磷水平下三批次水培实验重复测定谷子苗期叶片和根系的生理性状(叶片和根系紫色酸性磷酸
学位
谷子是起源于我国的重要杂粮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我国谷子资源丰富,但种质创新不足,限制谷子功能基因发掘与高效精准分子育种的开展。本研究采用小黄谷(B185)、然谷(B186)作为诱变材料,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进行诱变,构建了突变体库,对诱变群体按农艺性状进行了筛选与鉴定,并重点对筛选到的花青素代谢相关突变体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突变体表型鉴定与筛选从突变体库发现一批表型明显的突变体,包括株
学位
文章以我国2015-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为依据,基于宏观经济、资源消耗等指标,构建能源经济发展效率评价体系,利用SBM-DEA模型分解出全要素生产率衡量能源经济指数,并使用面板Tobit模型探究能源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15-2021年,我国整体能源经济指数呈平稳状态,技术水平提升在能源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源经济指数具有显著地区异质性,东中西三大地区中能源经济指数较高的主要是北
期刊
谷子在我国旱作生态农业绿色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其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但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由于谷子抗逆性较强,人们往往忽略了土壤肥力对其影响,肥料的施用不当不仅会影响谷子的生长发育,还会导致肥料利用率下降和环境污染,为了提高谷子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探究高效施肥措施,本试验以5个苗期不同磷效率的谷子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结合“3414”肥效实验的方法对各品种农艺性状、光
学位
电缆沟敷设是城市电缆线路的典型敷设方式。由于历史原因配电电缆在沟内密集堆积的现象普遍存在,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站出线电缆沟内常见10多根电缆堆叠在一起,沟内各电缆热效应互相影响,且电缆负荷电流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难以准确判断堆积电缆群的运行状态。为保障配网电缆线路安全运行,有必要对电缆沟内密集堆积电缆群进行暂态热计算,研究电缆运行温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当前运行状态开展电缆群载流能力的预测。首先,本文根据
学位
综合能源系统作为实现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区域一体化供能的主要技术手段,成为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风光渗透率不断提高、负荷类型愈发多样,多区域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调度运行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为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同时解决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信息保密、资源协调和利益分配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合作博弈优化调度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含电气冷热能源的多区域
学位
藜麦,作为一种具有全营养价值的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逐渐增强,如何提高藜麦产量成为了人们的目标,而如何合理施用肥料是提高藜麦产量的一大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探究增施磷肥用量对藜麦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使用2个不同品系藜麦,在其他肥料用量一致的情况下,设置4个磷肥用量梯度,分别为P0:0 kg/hm~2、P1:75 kg/hm~2、P2:150 kg/hm~2、P3:225 kg/h
学位
糜子具有耐旱、耐贫瘠和水分利用效率高等特点,是我国北方旱区的主要杂粮之一。干旱是限制糜子萌发、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筛选出抗旱能力不同的糜子品种并明确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对糜子抗逆栽培及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萌发期干旱胁迫对生产上种植面积比较广的糜子品种进行抗旱性评价,以筛选出抗旱能力不同的糜子品种,并明确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为揭示糜子的耐旱机理,进行耐旱种质资源的评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