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的发展,师资培养这一概念经历了三次变化:从“师资培训”到“师资教育”继而“师资发展”,其培养模式也相应由“学徒型”,“应用科学型”发展到“反思型”。师资培训注重低层次微观技能的训练,是自下而上的,它忽视了对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师资教育则关注教师思维空间的拓展,理论修养的提高,以使教师对教学有更深的理解和宏观上的把握,是自上而下的。它忽视了教学的多变性和复杂性,过于突出理论的权威作用,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而师资发展主张在提高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教师的教学决策能力,鼓励教师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从而形成实践中的理论,形成自己的教学信念,获得持续的发展。 本文以在职中学英语教师的发展为研究焦点,其意义有三:一.教师素质是英语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而师资培养对教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曾一直是研究的焦点,而英语教师的发展却较少有人关注;二.人们对职前教师的培养已进行了一些研究,对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却没给予应有的重视,而在目前他们仍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生力军。他们接受的是传统教育,迎来的却是现代教育,其观念的老化,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和能力发展的滞后使他们在新的挑战面前显得力不从心,严重制约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三.中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阶段,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日后的提高与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中学英语教师的在职培养。 文章共分六大部分: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理论背景,调查研究,结果分析和对策探讨。作者对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根植于建构主义,交际语言教学论和反思性教育理论,其核心理念是:学习是学习者根据个人兴趣与需求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教师教育者应充分利用教师的已有经验和教学实际均衡发展,不断引导他们进行学习与教学的反思,培养教师自主。 为了解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的困惑与需求以及他们对继续教育的看法,作者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在广西师范大学进修学习的一百多名教师进行了小规模的调查。调查工具主要是问卷和集体访谈:一.问卷,此项调查旨在了解中学英语教师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学理念,新教学大纲的落实情况,教师的自我发展状况及实施交际语言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调查发现,许多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自我发展意识薄弱。由于知识的老化,加上没有接受过交际语言教学方面的系统教育,新大纲的实施非常困难。二.集体访谈,其目的是进一步了解教师面临的压力和内心的苦恼以及他们对目前培养状况的看法。结果发现,许多教师为自己在教学中的力不从心而忧虑并希望培养模式能得到改革,教育支持力度有所加强。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在职英语教师对现有师资培训模式有许多不满。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他们对所接受培训的反映,作者发现目前广西区在职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存在以下弊端:第一,课程的设置重语言轻教学;二,教学方法单一;第三,教师综合能力的发展没受到足够的重视;第四,缺乏对教师教学的后续支持,造成培训的浪费。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师资培养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据此,作者提出以教学改革和教师个人发展需求为起点,在原有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增加英语教育及相关语言学理论等课程的开设,教学研究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并行前进。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通过交际法指导交际法。在教学中教师教育者要积极 创造各种条件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其教学决策能力。最后,考虑到在 职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和现实经济情况,作者提出了一些方便易行的培养方式以便有 效地组织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