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各向异性下交换耦合硬/软磁双层膜自旋波性质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换耦合硬/软磁双层膜不仅同时具备了软磁相的高饱和磁化强度和硬磁相的高矫顽力特性,而且具有较低的磁化场、反磁化场和良好的热稳定性等优点。因此,在磁记录的应用上,是目前最理想的永磁材料。交换耦合硬/软磁双层膜作为磁记录介质用于信息存储和处理时,与体系的磁动力学特性有关,但目前研究磁动力学特性的模型都没有考虑单轴各向异性和立方各向异性的影响,缺乏理论上的详细理解。  本文以交换耦合硬/软磁双层膜为研究对象,利用能量极小原理,详细研究了考虑单轴和立方各向异性后交换耦合硬/软磁双层膜系统的自旋波激发问题。并通过理论计算,给出了交换耦合硬/软磁双层膜系统的磁化方向在不同外磁场、软磁层的厚度、界面交换耦合强度、单轴和立方各向异性场下随层数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软磁层厚度和外磁场的减小都将促进整个系统的垂直磁化;界面处交换耦合强度的减小将维持系统的初始磁化;硬(软)磁层单轴各向异性的增大将促进整个系统的垂直磁化;硬磁层立方各向异性的增大将促进整个系统垂直磁化,软磁层立方各向异性在特定外磁场条件下可以促进系统的垂直磁化。此结果与实验材料[Co/Pd]-NiFe双层膜系统中的相吻合。
其他文献
研究同号或异号带电轻子对产生过程对精确检验标准模型和探测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B介子稀有衰变和pp反应中的带电轻子对产生过程来寻找新物理信号
本文以克尔介质腔中非关联双模相干光场与V型三能级原子共振相互作用系统为理论模型,从密度算符着手,推出了该系统及子系统(原子和光场)的纯度和密度算符间距的数学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