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45-60岁人群膳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u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渐趋年轻化,成为当今社会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最常见慢性病之一。目前,针对NAFLD患者的治疗仍然缺乏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了解整体饮食与NAFLD之间的关系,便于确定营养对NAFLD患者的敏感年龄和人群的干预效果,同时也可以预防和控制NAFLD的发生发展。然而,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的方向主要还是集中于单个食物或营养素,很少有研究去报道整体饮食模式与NAFLD之间的关系。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合肥市45-60岁人群主要膳食模式的特点及其NAFLD的患病情况,探讨该人群中不同膳食模式及其相关慢性疾病(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血压高值/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与NAFLD之间的关联,为针对该地区中年人群饮食干预指导以及NAFLD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象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来自于安徽省合肥市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选取于2011年12月~2012年6月期间在该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45-60岁体检者为目标人群。最终,纳入研究的调查对象共计999名。方法选取安徽省合肥市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45-60岁的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由事先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人员对其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问卷部分和实验室检测指标部分。问卷部分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体力活动情况、食物摄入情况(使用半定量食物频率表进行调查)、既往疾病史,疾病家族史、体格测量指标情况(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血尿酸、肝功能等相关指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中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合肥市45-60岁人群的膳食模式;均数的比较利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若样本不符合正态分布,利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患病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进行分析;利用Partial相关分析分析四种主要的膳食模式因子得分与体格和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分析四种主要的膳食模式及相关慢性疾病(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血压高值/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对NAFLD的影响。结果本次调查的对象共999名(男性465人),年龄范围在45-60岁,其平均年龄为50.97±4.65岁。调查结果发现:总的发病率为34.5%,245名男性患有NAFLD,患病率为52.7%;100名女性患有NAFLD,患病率为18.7%。在总的调查对象中,年龄范围在45-50岁人占总人数的59.7%,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4.0%,超过78%的研究对象为不吸烟人群,人均月收入>2000RMB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1.8%。t检验或非参数的秩和检验分析显示,NAFLD组和正常组人群在性别、文化程度、吸烟和经济状况的差异方面具有明显地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年龄差异方面却没有统计学意义(P=0.551);NAFLD组患者在平均每日摄入猪肉和米面类主食的量方面均高于正常组人群的摄入量,而在每日摄入薯类和水果类的量方面均低于正常组人群,且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淡水鱼虾类、大豆及其制品、碳酸饮料和动植物油等的摄入量方面,NAFLD组患者平均每日摄入的量要高于正常组人群,但两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P>0.05);正常组人群的做家务时体力活动和总体力活动的代谢当量时间要高于NAFLD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明显地统计学意义(P<0.01)。在男性人群中,NAFLD组人群在体重、BMI值、腰围、臀围、腰臀比、收缩压和舒张压方面,均明显地高于正常组人群,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NAFLD组人群在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血压高值/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也明显高于正常组人群,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女性人群中,NAFLD组人群在体重、BMI值、腰围、臀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方面,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人群,且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NAFLD组人群的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血压高值/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也高于正常组人群,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男性人群中,NAFLD组人群在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和谷丙转氨酶值均高于正常组人群,而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方面要低于正常组人群,且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人群中,NAFLD组人群在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和谷丙转氨酶值均高于正常组人群,而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要低于正常组人群,且组间的差异均有明显地统计学意义(P<0.001)。合肥45~60岁人群的主要膳食模式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传统中国型”、“西方快餐型”、“动物性食物型”和“高盐型”。(1)“传统中国型”膳食模式,摄入较多的米面类主食、粗杂粮、薯类、菌菇类、海带/紫菜、水果、鱼虾类、奶类、坚果类、杂豆类等食物;(2)“西方快餐型”膳食模式,摄入较多的油炸食品、方便面、动物内脏/动物血、加工肉制品、熟制肉类、肯德基/麦当劳、非奶油饼干/蛋糕/桃酥/萨琪玛/面包、奶油蛋糕/饼干/冰淇淋、膨化食品、巧克力、糖果、咖啡、碳酸饮料、果蔬饮料和茶饮料等食物;(3)“动物性食物型”膳食模式,摄入较多的菌菇类、海带/紫菜、猪肉、牛肉、羊肉、禽肉、熟制肉类、淡水鱼虾类、海水鱼虾类、蟹、软体动物、茶叶水等食物;(4)“高盐型”膳食模式,摄入较多的粥、油炸食品、咸菜/酸菜、干菜、猪肉、动物内脏/动物血、加工肉制品、熟制肉类、咸肉/咸鸭、咸鸭蛋、咸鱼、豆豉/豆瓣酱等食物。卡方检验分析显示,不同程度摄入的“传统中国型”膳食模式与NAFLD患病率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地统计学意义(χ2=40.627,P=0.000);在倾向于高摄入“传统中国型”膳食模式的Q4组中,NAFLD的患病率明显地要低于低程度摄入“传统中国型”膳食模式的Q1组人群的患病率(Q4:6.01%VS Q1:11.72%)。不同程度摄入的“西方快餐型”膳食模式与NAFLD患病率之间的差异没有明显地统计学意义(χ2=3.058,P=0.383);但在倾向于高摄入“西方快餐型”膳食模式的Q4组中,NAFLD的患病率要低于低程度摄入“西方快餐型”膳食模式的Q1组人群的患病率(Q4:7.33%VS Q1:8.82%)。不同程度摄入的“动物性食物型”膳食模式与NAFLD患病率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地统计学意义(χ2=15.113,P=0.002);在倾向于高程度摄入“动物性食物型”膳食模式的Q4组中NAFLD的患病率明显地要高于低程度摄入“动物性食物型”膳食模式的Q1组人群的患病率(Q4:10.02%VS Q1:7.61%)。不同程度摄入的“高盐型”膳食模式与NAFLD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6.881,P=0.076),但在倾向于高程度摄入“高盐型”膳食模式的Q4组中,NAFLD的患病率要高于低程度摄入“高盐型”膳食模式的Q1组人群的患病率(Q4:9.42%VSQ1:7.61%)。调整性别、年龄和体力活动等混杂因素后,同低程度摄入“传统中国型”膳食模式相比,高程度摄入“传统中国型”膳食模式可以降低患NAFLD的危险性(OR=0.576;95%CI:0358-0.926, P<0.05);同低程度摄入“动物性食物型”膳食模式相比,高程度摄入“动物性食物型”膳食模式可以增加患NAFLD的危险性(OR=1.522;95%CI:1.020-2.392, P<0.05);但在进一步调整BMI和血压等因素之后,高程度摄入“传统中国型”和“动物性食物型”膳食模式与NAFLD之间的联系均被减弱(OR=0.614,95%CI:0.359-1.048;OR=1.345,95%CI:0.813-2.224, P值均>0.05)。在调整年龄、体力活动、家庭人均月收入、教育程度、吸烟状况、被动吸烟状况和血压等混杂因素前后,男女中年人群中的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均可以增加NAFLD的患病危险(超重/肥胖:男OR=5.669,95%CI:3.623-8.869;女OR=3.678,95%CI:1.917-7.058;中心性肥胖:男OR=6.763,95%CI:4.274-10.701;女OR=5.181,95%CI:2.321-11.566, P值均<0.001);在未调整混杂因素之前,男女中年人群中的血压高值/高血压可以增加NAFLD的患病危险(男:OR=2.331,95%CI:1.538-3.533;女:OR=2.239,95%CI:1.343-3.733, P值均<0.01);但在调整年龄、体力活动、家庭人均月收入、教育程度、吸烟状况、被动吸烟状况和BMI等混杂因素之后,男女中年人群中的血压高值/高血压均没有发现可以增加NAFLD的患病风险(P值均>0.05)。未调整混杂因素前,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男女中年人群均可以增加NAFLD的患病危险(男OR=5.946,95%CI:3.328-10.919;女OR=3.934,95%CI:2.093-7.392, P值均<0.001);高胆固醇血症的女性中年人群可以增加NAFLD的患病危险(OR=2.626,95%CI:1.484-4.647, P值<0.01);在调整年龄、体力活动、家庭人均月收入、教育程度、吸烟状况、被动吸烟、BMI和血压等混杂因素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男女中年人群仍旧可以增加NAFLD的发病危险(男:OR=3.379,95%CI:1.753-6.572;女:OR=3.183,95%CI:1.564-6.478, P值均<0.01);高胆固醇血症的女性中年人群仍旧可以增加NAFLD的发病危险(OR=3.208,95%CI:1.663-6.187, P值<0.01)。结论合肥中年人群的膳食模式主要可以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传统中国型”、“西方快餐型”、“动物性食物型”和“高盐型”。调整性别、年龄和体力活动等混杂因素后,高程度摄入“传统中国型”膳食模式可以降低NAFLD的危险性;高程度摄入“动物性食物型”膳食模式可以增加NAFLD的危险性;而在调整年龄、体力活动、家庭人均月收入、教育程度、吸烟状况、被动吸烟和血压等混杂因素后,人群中的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均可以增加NAFLD的患病危险,女性人群中高胆固醇血症均可以增加NAFLD的患病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笔者单位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治疗的70岁及以上老年
本文对“已经”和“曾经”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语义功能方面。“已经”强调句子所说的事情、情况在说话之前、或在某个行为动作之前、或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之前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从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平台技术、企业信息资源协同机制、分析搜索引擎技术,Web2.0,XML/EDI标准对B2B电子商务信息获取与交流的影响,提炼出不同B2B电子商务
本文论述了成本管理在国内外发展的历史进程,介绍了供应链成本管理形成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供应链管理、价值链管理、物流管理、成本管理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围绕着中油洁能集
自公元970年北宋建立至1127年结束,其存在的一百六十七年间夷狄威胁相伴始终,因此政府重视马政建设,并对马政之保马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文章主要从北宋保马法的形成背景、发
建立了同时测定化妆品中17种致敏原(茴香醇、苯甲醇、香豆素、肉桂醇、丁香酚、异丁香酚、香叶醇、芳樟醇、柠檬醛、2-辛炔酸甲酯、戊基肉桂醇、水杨酸苄酯、肉桂酸苯甲酯、戊
从先期反潜警戒兵力、水面舰艇、潜艇反潜航空兵力等方面阐述日本海军反潜兵力的组成,分析了日本海军的反潜作战能力的特点,探讨了日本海军反潜作战存在的问题.
目的: 探讨肌力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及预防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1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 均行针灸、腰椎牵引及推拿等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腰腹肌及下肢肌
当前对工笔人物画的研究与探讨,多是流于对其技法表现等外在语言形式层面,而对工笔人物画艺术表现的本质内涵的认识缺乏深入性研究。而笔者认为,在当下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
针对维修经费预算需求因素种类繁多、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并存、传统统计分析和预测模型很难处理这类决策的问题,分析了维修经费需求方案关联因素,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流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