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命运的悲情书写——论蒋韵小说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ICE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韵是山西省一位著名的女作家,但却是一个被批评者“边缘化”的作家。纵观蒋韵三十年的创作历程,可以发现蒋韵书写了大量精神丰富、命运坎坷的女性人物形象。蒋韵的女性书写更倾向于强调女性精神意识层面,表现女性的自我人格、主体身份和主体价值。因此,笔者采用性别研究的方法,以“女性主体意识”作为切入点来探讨蒋韵的小说。   本论文引言部分主要是从蒋韵的创作、评论者对蒋韵创作的评价、“女性主体意识”的概念进行论述。正文部分为三章,第一章“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女性主体意识”;第二章“个人生存领域中的女性主体意识”;第三章“语言书写中的女性主体意识”。第一章主要是从亲历历史疼痛的“十四岁”少女、故乡与异乡的矛盾对立、家族史中的女性个体宿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漂泊和苦难的状态,说明女性在投身社会、追求自身独立的精神价值是何等的艰难。第二章主要是从“无父文本”中女性的成长、爱情神话的消解、日常生活中的女性个体、坦然面对“死亡”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即如何在最具“个人化”的生活当中体现女性的主体身份和主体价值,这是本论文的重点所在。第三章主要是从女性的视角和意象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只有从社会生活、个人领域、语言这几个方面着手,才能较为全面地分析蒋韵小说中的女性主体意识。蒋韵的悲情书写的方式表明:女性解放之路依然漫长,其中的曲折艰辛难以用语言表达,若仅将女性救赎的希望寄托在他人或他物之上是不可靠的,女性自由的曙光必须依靠自身才能争取。这也正是探讨蒋韵小说中女性主体意识的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纵观龙应台的成长经验、文化背景、学术生涯——她祖籍湖南,生于台湾,学成于美国,嫁给德国人,任公职于台北,现于香港做教授,在她的作品中,由一开始作为台湾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焦虑到
游走在哲学、文学、戏剧、新闻和演讲之间的萨特终其一生都没有停止对“自由”的追寻,而在他的思想中“自由”和“责任”又是相连相系的,自由的不可回避、责任的不可推卸,以及两
这个多年前在意大利本土被评上的世界大理石建筑装饰奖的建筑——乡村教堂和纪念墙,具有浓厚的南欧宗教文化色彩。这个建筑群的石材装饰与周围其它景物在色彩、形式和内容上
本论文对汉语助动词“能”的历史演变情况进行了专题研究,并进行了详细描写。文章以先秦以来的部分传世文献中的助动词“能”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分类描写、统计分析和归纳等
“宋代书院与文学”,既非单纯的教育史研究,又非单纯的文学史研究。本文的基本思路就是寻找宋代书院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各种关系。   “书院”之名起于唐代,原为修书、藏书
作为中国现代大歌剧的开山之作,《伤逝》在戏剧结构、音乐创作、人物设置、心理描绘、交响性和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方面均有大胆创新,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和
谢枋得,宋末元初著名诗人、学者、爱国志士。其诗文俱佳,编辑评点诗文在当时影响颇大。本文第一部分综述谢枋得研究,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主要阐述谢枋得儒道释思想表
2011年,元代文字学家、书法家杨桓书丹的《尊经阁记碑》,发现于山东省济宁市尊经阁旧址。碑刻为元大德三年夏四月庚午立,碑额为“尊经阁记”四个篆体大字。碑文记述了济宁地区的
以铝耐受型丹波黑大豆(RB)和铝敏感型黑大豆(SB)为试验材料,在水培条件下分析RB和SB的生理生化特性对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应答。结果表明:在2%、5%、10%PEG(PEG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在井底车场需安装潜水泵时,其安装可分为立式、水平、倾斜3种方式,各方式互有优缺点,而倾斜安装则相对优点较多。安装还与泵房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