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jj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本文首次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旨在了解和认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特征、地理分布规律以及探讨植物区系的起源问题。在收集大量样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用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方法,以种为基本单位,分析科、属分类群的数量特性和种类构成特征;采用吴佂镒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系统,分析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科、属的地理成分特征。根据对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组成成分和地理成分的分析,以及对东西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的比较,得出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的主要特征,具体如下: (一) 区系物种组成丰富,物种多样性高。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包括182科,816属,302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但不包括栽培种)。其中包括蕨类植物35科,81属,283种;裸子植物7科,17属,37种;单子叶植物15科,133属,330种;双子叶植物125科,585属,2371种。植物区系中科的组成以含50种以下的中型科为主,属的组成以含20种以下的小型属为主。物种组成以乔木和灌木为主,表现了森林植物区系的特征。 (二) 区系性质为亚热带植物区系性质,属于热带植物区系向温带区系的过渡阶段。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无论是科还是属的地理成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其中泛热带分布区类型科为主要成分;而在属的水平上,泛热带分布属和热带亚洲分布属为两大主要分布区类型,温带分布属成分显著上升;到了种一级水平,中国特有成分占绝对优势,表现了区系中以温带成分为主;科属种地理成分的变迁体现了本植物区系的亚热带区系性质,即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区系特征。 (三) 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性科、属。 结合植物区系的优势科属、表征科属和群落的优势科属指标,本文将这类科属称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性科属,以此区别于其他植物区系。通过统计分析,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性科是樟科、木兰科、山矾科、金缕梅科、壳斗科、安息香科、冬青科、山茶科、山茱萸科、葡萄科和紫金牛科,代表性属是栲属、石栎属、青冈属、栎属、樟属、木姜子属、润楠属、楠木属、新木姜子属、含笑属、木莲属、八角属、柃木属、山茶属、山矾属、冬青属、槭属、杜英属、鹅掌柴属、沿阶草属、菝葜属和瘤足蕨属。验证补充了《中国植被》关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优势科属的结论
其他文献
<正>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无饮酒过量史,以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中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变4个病理类型。随
会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非典型蛋白激酶C(atypical PKC,aPKC)是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家族中的亚家族。aPKC具有不同于PKC家族中其他亚型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性,它在调控细胞极性建立、细
研究了铸造Cu-15Ni-8Sn—xTi合金时效过程中组织和硬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与Cu-15Ni-8Sn合金一样,含Ti的Cu-15Ni-8Sn合金能通过调幅结构及γ'化相的形成而得到强化。0.073%的Ti
文章对<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修改从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培育进入世界500强汽车集团、重视和发挥行业协会机构作用、加速产业管理标准建设、建设国际竞争力产业研发体
工业在金属冶炼时产生的污染物严重影响生态坏境,产生的废水流入生态系统会危害居民的健康、破坏生态环境,为此提出金属冶炼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以工业废水三种处理工艺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