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废坑口台地自然植被恢复特征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cense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徽县某矿废渣地自然恢复的植被调查、土壤和植物取样检测分析,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某矿废渣地的植物种属、生境和植被特征。揭示了矿业废渣地植被在自然恢复状态下,其生境变化和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研究了某矿废渣地的土壤和野艾蒿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评价植被恢复的土壤改良和目标植物的吸收重金属状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某矿不同废弃年限的废渣地上已成功入侵定居了40种高等植物,隶属18个科27个属。优势植物菊科蒿属占物种总数20%、禾本科占有15%,豆科植物也出现在废渣地中。从千屈菜科灌木紫薇、苦木科的臭椿的出现说明,11年废渣地的自然植被恢复已进入植物垂直结构分布,初现草—灌—乔立体植被的雏形,并已形成了以草本植物为主体的稳定植被。(2)野艾蒿在废渣地的植被构成中担当先锋和建群种的角色,其物种优势度的重要值最高,在3年、6年和11年废渣地中分别为0.254、0.168和0.318。(3)野草莓、狗牙根两种植物的克隆繁殖和对生境的征服能力表现突出。碱茅、升马塘等植物休眠对策的发现是对植物生境对策的补充。(4)对某矿废渣地重金属全量分析,Zn的检测值最高为13420mg/kg,Pb次之为6298mg/kg。与对照地重金属含量为背景值比较,矿区废渣地土壤中的Zn、Pb、Cu、Cd的平均含量分别高出对照地各重金属含量的36.06、30.69、2.178和4.474倍。(5)野艾蒿从废渣地吸收重金属在体内分布为叶>根>茎,总体上植物的重金属含量表现地上部分都大于地下部分。野艾蒿对重金属Cu、Zn、Pb、Cd吸收积累,不属于超富集植物,是富集植物;它富集吸收重金属Cu的能力最强,它转移Pb的能力最弱。(6)野艾蒿根系对Pb有弱的滞留效应为36.59%,对Cu、Cd、Zn没有滞留效应,它能吸收多种重金属,并且具有耐重金属的特征。
其他文献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中央电视台特别策划了献礼作品《紫荆花开》。这部主旋律纪录片生动还原历史,鲜活展现风采,反映了"一国两制"这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制度的成功实践。本
针对导爆管管壁击穿现象,探讨了导致导爆管管壁击穿的因素。对比试验表明导爆管管壁击穿的主要原因是导爆管管壁厚薄不均匀和导爆药在导爆管中局部涂敷堆积,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本文根据膨胀石墨蠕虫的生成以及对毫米波的衰减机理,进行了爆炸分散发烟剂的配方设计,对可膨胀石墨的插层物质进行了优化。经试验,醋酸插层的可膨胀石墨的膨化率达96%,对8mm
<正>大家心中的老师真是太完美了,相信老师们听到你们的心声定会努力,努力,再努力!那么,老师小时候什么样啊?是不是和我们一样调皮,一样快乐,一样烦恼?下面就请老师们倾情讲
本文利用1998-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数据,在全行业视角下,借助函数性主成分分析和方差分析,对我国不同行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
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的发展,学术界关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经历了萌芽、兴起和繁荣三个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区位选择、投资战略和投资
宋代继承了唐代的两税法,也继承了盐酒茶禁榷制度,这些只有量变。宋代沿袭募兵制,赋予军队更多的职责,军队人数增加,又包养了几十万胥吏,因而必须创造新收入。新收入主要来自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与之对应的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区域产业发展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对DNA粗粒化模型的讨论,二是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DNA的穿孔行为。首先,研究探讨了几种DNA粗粒化模型,分析了各DNA粗粒化模型的哈密顿量及
在85℃条件下,用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在溶液中进行了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共聚合反应的研究,合成出不同组成的无规共聚物(PSF)。采用1H NMR对PSF的组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