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复方二甲双胍片为盐酸二甲双胍(药物A)和噻唑烷二酮衍生物(药物B)组成的复方制剂,复方制剂可使药物产生协同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和用药剂量及改善患者的依从性。目前联合用药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选择,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盐酸二甲双胍为双胍类糖尿病治疗药物,它通过抑制肝脏的糖异生,并促使外周胰岛素靶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以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它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耐糖量和高胰岛素血症,降低血浆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水平。其水溶性好不易在体内蓄积,致乳酸中毒发生率低,是目前国外唯一使用的双胍类降糖药。其单独使用不会有低血糖反应,现已成为轻、中度Ⅱ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最近,又有报道称二甲双胍可以逆转已经形成的脂肪肝,还能改善心血管危险因子,以及降低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病危险,是一种使用安全、疗效确切的降糖药物。
药物B为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属胰岛素增敏剂,作用机制与胰岛素的存在有关,可减少外周组织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增加依赖胰岛素的葡萄糖的处理,并减少肝糖的输出。与磺酰脲类不同,药物B不是一个胰岛素促分泌药。其作用机制是高选择性的激动过氧化物酶小体生长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PPAR-γ的活化可调节许多控制葡萄糖及脂类代谢的胰岛素相关基因的转录。研究表明,药物B可减少胰岛素抵抗的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及高三酰甘油,其引起的代谢变化导致了依赖胰岛素的组织应答的增加。
本研究以盐酸二甲双胍(药物A)和噻唑烷二酮衍生物(药物B)为复方制剂的主药,进行复方二甲双胍片的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及稳定性考察。
方法:
根据盐酸二甲双胍、药物B的理化性质、进口药品说明书及处方筛选,对复方制剂选用的辅料进行研究,对稀释剂、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进行选择。对7组处方、制备工艺进行了考察,对小试样品进行了影响因素实验,同时完成了中试生产。
通过分析方法的选择,参考中国药典和药物B新药转正标准,最终确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的有关物质及药物B的含量和有关物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的含量和复方制剂的溶出度,拟定了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采用其标准对小试和中试样品进行了检验和稳定性考察。
结果:
最终确定的处方为盐酸二甲双胍和药物B为主药,微晶纤维素和乳糖为稀释剂,交联聚维酮(PVPP)为崩解剂,聚维酮为粘合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Eudragit(R)E100为包衣粉。三批小试和中试样品制备过程顺利,产率均在95%以上,批间重现性较好。
通过质量研究,建立了盐酸二甲双胍、药物B的含量、有关物质、溶出度等的测定方法和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并对复方制剂进行了影响因素实验和稳定性考察。
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盐酸二甲双胍对高温及高光均较为稳定,对高湿较为敏感,应注意防潮。药物B对高温较为稳定,在高湿和高光条件下,杂质总量有所增加,应注意避光防潮。由此可见,本品应避光防潮保存。
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本品在加速和长期试验条件下分别放置6个月和12个月,各项指标与原始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别。由此可见,本品在加速和室温条件下稳定。各辅料与主料相容性较好,可满足临床样品的要求。
结论:
通过辅料选择和处方筛选,最终确定了产品处方,并进行了小试和中试各三批样品的制备。
以中国药典和药物B新药转正标准为规范,制定了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并完成了方法学研究。依照拟定的质量标准对小试和中试样品进行全检,各项检验结果均符合规定,检验方法准确可靠。
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应在避光防潮条件下保存。
加速试验6个月及长期试验12个月检验结果表明,样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产品稳定性良好。
综上所述,本复方制剂的处方合理、工艺可行,产品重现性好、质量稳定、可控,可用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