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毒L蛋白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及初步应用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o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发病后死亡率约为100%,迄今为止尚未研发出针对狂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是单股负链RNA病毒。狂犬病毒RNA主要编码5种结构蛋白分别为核蛋白(N)、磷蛋白(P)、基质蛋白(M)、糖蛋白(G)以及转录酶大蛋白(L)。狂犬病毒L蛋白作为一种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对于病毒所有蛋白包括L蛋白本身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L蛋白参与病毒RNA的转录过程是通过影响自身的多酶活性包括转录酶活性、加帽以及多腺苷酸化酶活性实现的,是狂犬病潜在的治疗分子靶标。核酸适配体是一种经SELEX技术筛选而得到的对靶标分子具有特异性亲和力的寡聚核苷酸,在临床治疗、诊断方面成为研究的热点。因此,狂犬病毒L蛋白核酸适配体的研究,在狂犬病毒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本论文首先进行狂犬病毒重组L蛋白的表达和纯化,利用Primer5软件,从NCBI中检索出狂犬病毒L蛋白加帽酶基因序列,设计带有EcoR I和Xho I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将扩增得到的目的基因插入p ET32a载体中,经过PCR和一代测序验证,成功获得重组L蛋白表达载体。狂犬病毒L蛋白基因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大量表达。经过镍亲和株纯化、蛋白复性后即可得到大量的狂犬病毒重组L蛋白。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成功获得分子量大小为42KD的重组L蛋白。此外,通过重组L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验证其与病毒感染细胞有较好的反应性,进一步间接证明所表达重组L蛋白序列正确。进而,用获得的重组狂犬病毒L蛋白进行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将重组狂犬病毒L蛋白固定于镍亲和柱上,基于SELEX技术进行筛选。筛选轮次至10时,将获得的单链文库连接于p MD19T中,进行克隆测序。测序结果分析后得到50条序列,其中得到4条存在重复的序列。将所得到的适配体序列利用Mfold软件进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所得适配体序列中均存在茎环结构,Apta-RABV-L-1、Apta-RABV-L-10以及Apta-RABV-L-33具有相似的结构。Apta-RABV-L-49与其他的核酸适配体的二级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最后,基于ELONA技术对所得的四条核酸适配体进行特异性与亲和力的表征。结果表明,所得适配体对BSA、ZIKV-Pr M以及m CCL5蛋白均无交叉反应。ZIKV-Pr M和m CCL5中均含有组氨酸标签,侧面说明核酸适配体对于组氨酸标签无交叉反应。核酸适配体Apta-RABV-L-33、Apta-RABV-L-49能够特异性识别重组狂犬病毒L蛋白。Apta-RABV-L-33和Apta-RABV-L-49与靶标分子之间的解离常数KD均为纳摩级别,说明这两条适配体与重组狂犬病毒L蛋白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此外,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核酸适配体处理的N2a细胞感染狂犬病毒后N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对照组的N蛋白表达明显少于适配体处理后的实验组。证实上述适配体对于狂犬病毒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成功制备了重组狂犬病毒L蛋白片段,并以重组狂犬病毒为靶标分子采用SELEX技术筛选出两条能够与靶标分子特异高亲和力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初步鉴定,上述适配体对于狂犬病毒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适配体表现出与狂犬病毒L蛋白的高亲合力结合,与传统抗体相比具有廉价、低免疫原性、易于修饰等优点,能够为狂犬病的靶向治疗药物开发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用边界单元法对油藏内两维单相不稳定渗流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将得到的结果与有限差分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是令人满意的。
本文采用考核数值方法和三维程序的算例,分析了用非交错风格压力修正算法数值求解N-S方程时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动量插值方案,它不依赖于压力场的线性程度,同时与松弛因子无
2019年7月水利部印发了《加快推进智慧水利的指导意见和智慧水利总体方案》,提出到2021年基本建成水利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到2025年全面形成水利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具体目标。
本文采用分析模型和耦合壁面颗粒沉降边界条件的三维滑移通量模型分析了室内环境中颗粒物沉降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包括近壁面流动条件、壁面粗糙度、颗粒浓度的空间分布等
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的大环境管理机制。我国目前综合决策的主要障碍体现在内部协调机制不畅、外部适应性不足以及评价反馈渠道不通等
用三维湍流模式结合混合有限分析法对浅水型同流情况下污水排放的近区稀释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与Parr和McGuirk的试验资料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较好,进而给出了温度和速度的沿程变化规律以及
1引言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是临床上较麻烦的一个问题.我们应用苯巴比妥联合藏茵陈(系青藏高原特有种属植物川西獐牙菜、抱茎獐牙菜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含有芒果苷、黄
患者女,44岁.因咳嗽、胸闷1个月于2001年1月10日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晰,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甲状腺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右侧胸部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叩诊实音,呼
纳米颗粒具有宏观物质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质,在医学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纳米颗粒的特殊性质也可能给其在医学应用过程中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在纳米颗粒医学应用为
1病历摘要见本刊2003年第7期451页.2临床讨论2.1本病例临床特点该患者的临床特点为:①青年男性,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伴抽搐1年,近半年逐渐出现记忆力下降;②构音不清,双上肢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