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癫痫是一种发病率高的慢性疾病,由于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因此了解癫痫的发作机理至关重要。脑电信号是癫痫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癫痫的脑电信号可以分为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由于发作期与发作间期有相似的发作通路,因此对癫痫发作间期放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的研究认为,癫痫是由神经元的同步发放引起的,而近期临床研究则发现神经元在间期放电下存在多种发放模式。因此,本论文将在动物模型上研究癫痫间期神经元发放的模式。 论文以大鼠青霉素局部癫痫模型为实验对象,借助微电极阵列,提取注射点附近间期放电下的局部场电位和神经元锋电位,从时域、频域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索了癫痫间期放电下神经元的发放模式。具体内容包括: (1)建立了大鼠青霉素局部癫痫模型。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的行为学特征与人类临床失神性癫痫的行为特征一致,大鼠场电位信号上的时域、频域特征也与其他类似青霉素局部癫痫一致。 (2)在时域上研究了癫痫间期下大鼠场电位与神经元发放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间期放电不同阶段神经元的发放模式的分析,以及间期放电棘波、慢波段神经元的发放模式的分析,我们发现了神经元在间期放电下存在多种发放模式。 (3)在频域上研究了癫痫间期下大鼠场电位与神经元发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Hz频段的局部场电位与间期放电密切有关。进一步通过提取上述频段的场电位信号的相位,分析间期放电下神经元发放与场电位之间的相位关系,我们发现间期放电下神经元与间期放电之间存在着两种锁相关系。 综上所述,本论文表明在大鼠青霉素局部癫痫模型上,间期放电不是由于单纯的神经元同步发放引起的,而是存在多种发放模式,这说明癫痫可能是由于复杂网络结构引起的,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电生理的角度来研究复杂的癫痫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