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02.1Q和SNMP实现对802.1X的模拟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区域网技术的一种,以太网技术在80年代以来发展非常迅速。从最初的10兆共享式以太网到快速交换以太网,以至到千兆以太网。IEEE新的标准的不断制定不仅给千兆以太网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规范方面的支持,同时在技术上不断地完善以太网技术,使其具有了简单方便、价格低、速度快等优点。以太网开始进入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领域。目前,G位以太网已经成为宽带IP城域网的首选方案,也已经开始用于并将广泛用于MAN和WAN。 随着千兆以太网技术的继续发展,对网络管理的要求也相应增加。AAA概念的出现提出了对以太网用户管理的目标,各种宽带以太网接入认证管理技术也纷纷出现:PPPOE、VLAN+MAC/IP、WEB PORTAL等。最近802.1X作为一种新的以太网接入认证标准正在渐渐被广泛接受。由于802.1X解决了以上各种技术的缺点,802.1X将成为以太网接入认证技术的主要方向。但由于802.1X为比较新的标准,现有的设备对其的支持非常有限。 本文先详细的分析了VLAN+MAC/IP、PPPOE、WEB PORTAL的技术实现以及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IEEE 802.1X相对以上技术的优点,接着提出了用目前比较成熟、交换设备普遍支持的802.1Q和SNMP协议模拟实现802.1X的需求。然后在对802.1Q和SNMP协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VLAN动态配置和异常监控作为主要技术的方法来实现一种对802.1X的模拟,实现802.1X的功能。设计了一个模拟模型、描述了模拟模型的原理和工作流程,并设计实现了一个模拟系统,详细描述了此模拟系统的各个模块组成,在技术上给出了各个模块、关键技术点的实现细节。对模拟系统与802.1X系统进行功能、性能上的对比,最后对模拟系统在测试阶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安全技术被应用到网络安全领域。而绝大多数的安全措施都属于被动防御,缺乏更加积极的保护措施。 入侵检测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