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肿瘤细胞摄取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yun99a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烯紫杉醇属于第二代的紫杉烷类药物,对乳腺癌、肺癌、胃癌、前列腺癌、卵巢癌以及软组织肉瘤等有很好的疗效,由于难溶于水,而未能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临床上只有多烯紫杉醇注射剂,使用时需用聚山梨酯80及13%的乙醇作为溶剂,大部分患者对于聚山梨酯80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从而限制了临床使用。本课题旨在制备一种有一定靶向作用的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以改善药物的水溶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本研究采用NabTM微射流高压均质法制备了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并进行了制备工艺优化。对工艺优化后的纳米粒进行了物性表征、体外释放考察及稳定性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多烯紫杉醇注射液和白蛋白纳米粒大鼠静脉注射后的药动学、体外抗肿瘤作用、细胞摄取机制,以及荷瘤小鼠组织分布。优化后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1500 bar、均质次数15次、水相与有机相的比例50:1、有机相中DTS1与DTS2的比例15:1、白蛋白含量1%、药物与白蛋白比例1:7.5、水相pH6.8。按优化工艺制备的纳米粒重现性较好,粒径(187.0±2.0)nm,电位(﹣19.61±0.84)mv,包封率(91.79±0.75)%,载药量(10.31±0.16)%。物性表征结果显示纳米粒大小均匀,表面光滑,药物以无定形态存在。纳米混悬剂放置于4℃冰箱36 h内粒径、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都没有明显变化,纳米粒冻干粉3个月加速稳定性试验显示粒径、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都没有明显变化,稳定性较好。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较缓慢,36 h累积释放量为53.87%。药动学研究表明,给药5min后多烯紫杉醇注射液和纳米粒的血药浓度均达到峰值,在最大血药浓度上纳米粒组较注射液组低,且总清除率上纳米粒组大于注射液组。体外药效研究表明,纳米粒组的A549、MCF-7细胞毒性略强于注射液组。细胞摄取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制剂的细胞摄取均具有浓度依赖性,纳米粒组A549细胞的多烯紫杉醇摄取量比注射液组增加了31%,MCF-7细胞的摄取量增加了28%。肿瘤细胞摄取机制研究提示,白蛋白纳米粒进入肿瘤细胞的过程需要能量,牛血清白蛋白能够与肿瘤细胞表面的SPARC蛋白相互作用,从而介导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其入胞机制可能是由小窝蛋白介导。组织分布研究表明,纳米粒组在肝脏、脾脏、肺、肿瘤中的分布明显增加,具有一定的肿瘤靶向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从供给者角度分析了对农信息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表现及其原因,指出政府的政策偏向导致了对农信息服务供给硬件的缺失,而传媒市场改革后,媒体追求经济利益和媒体从业人员的精
A族链球菌(GAS)感染可以引起宿主严重的病变,资料表明,GAS具有逃避宿主免疫攻击的能力。巨噬细胞是抗感染的重要力量,细胞因子分泌是巨噬细胞活化的一种形式,进一步诱导炎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迅速普及,产生了大量的短文本数据,对短文本的理解和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文本分类是文本数据挖掘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信息检索、情感分析和内容推荐等领域都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短文本的稀疏性,传统的文本分类方法直接应用于短文本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针对短文本稀疏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粒度主题模型的特征扩展方法。利用LDA从背景语料库中训练出多个不同粒度的主题模
目的:考察不同工艺精制金银花水提液的效果,优选出金银花的最佳精制工艺。方法:采用醇沉、离心-超滤、微滤-超滤、大孔吸附树脂等4种工艺对金银花水提液进行精制,并采用HPLC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圆极化波导缝隙天线。通过在一般波导缝隙天线上方加载曲折线型圆极化器,能够实现波导缝隙天线的极化转换。这种极化转换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
文本细读,是个性化阅读的基石。文本细读,使个性化阅读从学步到飞翔让个性化阅读之花绽放。一、文本细读,个性化阅读的基石何为个性化阅读?是我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还是山登绝顶
近年来,腹泻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肉羊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多由致病菌引发,导致育肥羊(尤其是羔羊)肠道菌群失调、胃肠道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给我国肉羊养殖业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