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大肠癌的治疗原则仍然是以手术切除为主,配合化疗、放疗、生物靶向、中医药等综合治疗。研究表明,手术切除配合术后辅助化疗对延长大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收效。目前常见的大肠癌术后化疗方案为FOLFOX类或XELOX方案,都不可避免的会给患者带来各种副反应,其中以胃肠道副反应最为常见。胃肠道反应不仅影响化疗的实施,甚至成为患者终止化疗的原因之一,而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必须重视化疗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多数的缓解胃肠道的副反应的方法,包括西医对症或中医辨证治疗,虽然有一定疗效,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如使用不便、价格高昂等。因此仍需重视对化疗的胃肠道副反应防治研究,寻找一种从根本上改变的化疗方式,更加积极的防治大肠癌术后胃肠道副反应。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普遍都有周期性节律的表现,以此为基础的时辰药理学正不断发展,而时辰化疗正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以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提高抗肿瘤疗效为目的的新式疗法。中药“择时用药”理论是中医时间医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恒动思想为指导,以阴阳五行学说、运气学说、气象学、天文历法学等理论为基础,以人体的生理节律及病理变化为着眼点,根据人体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不同病情以及药物性味,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及次数、从而提高药物疗效。目前时辰化疗结合中医择时用药治疗化疗副反应的报道不多,本研究旨在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以益气健脾为主法,利用时辰化疗结合中药择时用药来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化疗过程中的胃肠道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防治大肠癌术后化疗胃肠道副反应提供一种新的选择。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记录并观察时辰化疗配合中医择时用药,对缓解大肠癌术后化疗的胃肠道副反应的疗效评分,客观评价在中医时间医学理论指导下实施化疗方案并配合内服汤药对减轻患者胃肠道副反应的效果。同时,通过本课题加深中医药对大肠癌辅助化疗的研究,为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并为病证结合的深层次研究提供基础。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国内通用化疗观察表描述并记录大肠癌辅助化疗患者的胃肠道副反应,建立大肠癌辅助化疗患者的胃肠道副反应评分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立时辰化疗结合中医择时用药治疗组与对照组,通过化疗观察表描述并记录两组大肠癌辅助化疗患者第1、4疗程中化疗第1、4、7天的胃肠道副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便秘)评分,建立大肠癌辅助化疗胃肠道副反应评分数据库。比较治疗组(时辰化疗结合中医择时用药)与对照组患者在相同疗程、化疗全程的胃肠道副反应评分,客观评价时辰化疗结合中医择时用药对减轻患者胃肠道副反应的效果。研究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入院时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情况无明显差异。2.两组病例均无肝/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吻合口瘘、术后肠梗阻。术中预防性造瘘,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3.第一次化疗、第四次化疗WBC (×109/L)、PLT (×109/L)比较。第一次化疗两组WBC (×109/L)、PLT (×109/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第四次化疗中,虽然两组间PLT(×109/L)比较有差异(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4.第一次化疗、第四次化疗ALT (U/L)、Cr (mmol/L)的动态变化第一次化疗中两组间Cr(rnmol/L)及第四次化疗中组间ALT(U/L)有差异(P<0.05),但所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5.两组第一次化疗、第四次化疗中第1、4、7天6项指标的评分比较第一次化疗中六项评分对照组及实验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第四次化疗中六项评分对照组及实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在第1、4天中,两组间的差异相对较大。研究结论:实施化疗方案配合在中医时间医学理论指导下择时服用益气健脾止呕汤后,大肠癌辅助化疗患者的胃肠道副反应表现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与没有实施该方案的患者比较,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提示实施时辰化疗结合中医择时用药治疗可能一定程度上减轻大肠癌辅助化疗患者的胃肠道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