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侧线的机器鱼障碍物感知及避障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人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在众多的机器人研究方向中,仿生机器鱼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它却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仿生机器鱼的研究,有助于人类探索海洋世界,有助于海事救援、海洋考古以及深海资源勘探等。当前,机器鱼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通信、感知和定位等,而传统机器鱼的感知研究大都采用声呐、图像等技术,但在水下,电磁波衰减迅猛,光线时时变化,地形地势较为复杂,这些环境因素对声呐和图像产生较为严重的干扰,而这些干扰却是现有技术难以克服的,因此机器鱼的感知问题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近年来科研人员研究的重难点。随着生物学家的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大部分鱼类和两栖动物有着一种特殊的感知器官系统即侧线系统,侧线系统可以帮助这些生物有效地感知周围的水环境信息。研究人员从鱼类的侧线系统中获得灵感,模仿鱼类侧线系统的功能,从而设计人工侧线系统,这成为近年来机器鱼研究领域的热点。在国内外,人工侧线系统常见的设计原理有两类,一类是基于人造纤毛感知器,另一类是基于压强传感器阵列。人造纤毛感知器具有微型、精密、易分布等特点,但其成本较高,不易操作,而压强传感器阵列具有成本低、易安装等特点,适合应用于常规机器鱼。本文基于压强传感器阵列原理,开展了基于人工侧线系统的机器鱼障碍物感知和避障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利用压强传感器阵列设计和制作了一套新型人工侧线系统,该人工侧线系统具有可拓展,易安装等特点。第二,设计和制作了一套新型仿箱鲀机器鱼电气系统,该机器鱼电气系统由感知单元、控制单元以及逻辑单元构成,可实时记录人工侧线系统以及机器鱼姿态数据,可实时通过上位机对机器鱼的游动参数进行设置,以控制机器鱼的运动。第三,利用方形水槽实验平台,搭建了障碍物感知实验的实验环境,进行了多次感知实验,记录了仿箱鲀机器鱼在实验过程中人工侧线系统的实时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研究了仿箱鲀机器鱼对障碍物的感知能力,从而实现了机器鱼的避障功能,达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五味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其合理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70%乙醇、60%丙酮及沸水3种溶剂对五味子进行搅拌提取,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通过平板二倍稀释法测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自然条件下呼伦贝尔草原羊草的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八月的呼伦贝尔草原多阴云天气,羊草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
针对应用流化床包衣设备进行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包膜肥料中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交联剂用量对膜材料表面结构与疏水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后处理工艺对改善包膜肥料控释性能
通过对北京四合院建筑形制的分析,认识其发展、空间构成;分析其存在的意义,并将其运用于实践。
目的:探讨多环节管理在老年患者合理用药中的应用,以确保老年患者的用药合理。方法:分别收集实施多环节管理前(2017年6月~2017年10月)和实施多环节管理后(2017年11月~2018年3月
采用基于PCA-DEA组合模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选取多指标作为投入变量,同时将环境因素纳入到非期望产出,利用2003—201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相关数据,考察长江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正式设立艺术设计专业到现在已经20多年,本科教育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但受本学科多元特点的影响,培养的学生大多数是模糊型设计人才。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
东莞发布的2016年1号文《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全国率先提出的最系统地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我们在生活中,多少都有些掩饰自己的成分。而剥去掩饰的伪装,心灵最真实的那一部分便完全袒露了出来。不过,要袒露真实,必须有勇气!勇气浇铸在人的思想基石上,让智慧磨砺出光
导流洞建筑物是水库工程中十分重要的建筑物,关系到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然而,由于导流洞在前期大部分是临时建筑物,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往往不被重视.本文分析了导流洞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