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咪唑并[1,5-a]吡啶氮杂环卡宾前体的合成及其应用以及无机碱催化的Staudinger环加成反应的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不对称催化合成,人们以少量的手性催化剂将前手性底物转化为具有特定构型的光学活性产物。这一过程不仅实现了手性增殖,又符合“绿色化学”的宗旨,因此不对称催化得到了化学家的青睐。近年来,手性的氮杂环卡宾作为一类新型配体和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手性咪唑并[1,5-a]吡啶氮杂环卡宾,并把它们应用到α,β-不饱和化合物的β-硼化反应中。在研究这类氮杂环卡宾作小分子催化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简单无机碱可以催化Staudinger环加成反应合成β-内酰胺,围绕绿色化学的主题,我们也对此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由(+)-樟脑出发,经由吡啶酮中间体,合成了5种不同的位阻特征和电子效应的樟脑型咪唑并[1,5-a]吡啶氮杂环卡宾盐酸盐NHC·HCl(Ⅱ)。   二、利用现场生成卡宾铜配合物的方法,将已经得到的手性氮杂环卡宾前体用于铜(Ⅰ)催化的肉桂酸乙酯的β-硼化反应中,检验樟脑型咪唑并[1,5-a]吡啶氮杂环卡宾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   三、由(-)-β-蒎烯出发合成了蒎烯型咪唑并[1,5-a]吡啶氮杂环卡宾盐酸盐NHC·HCl(Ⅲ)。并且利用金属交换法制备得到其与CuCl的配合物(Ⅳ),最后我们将配合物(Ⅳ)应用于α,β-不饱和化合物的β-硼化反应中,研究其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   四、发展了一种简单的无机碱催化芳香烯酮与芳香亚胺环加成反应得到β-内酰胺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无机碱催化各种不同底物的Staudinger环加成反应,均以较高的产率得到相应β-内酰胺。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若干三重态硅烯和类硅烯的结构、性质和反应。1.采用M06-2X和QCISD方法研究了若干新型含氮杂环卡宾单元的硅烯,计算了它们的单重态及三重态的结构和能量。结果表明,这些硅烯的三重态能量比单重态能量低,基态为三重态,引进氮杂环卡宾骨架能够提高三重态硅烯的稳定性。2.采用M06-2X和QCISD方法研究了若干新型含氮杂环卡宾单元的类硅烯,计算了它们的单重态及三重态的结构和能量。结果表
本工作基于待测植物激素对高良姜素-高锰酸钾-多聚磷酸体系化学发光强度的增敏作用,并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和分子印迹技术,建立了测定植物中吲哚乙酸,土壤及蔬菜中马来酰肼残留量的
氧化铟具有较宽的禁带宽度、较小的电阻率和较高的催化活性,是一种重要的n型半导体。由于氧化铟材料对氧化性气体和还原性气体都表现出良好的气敏性能,而被应用于半导体气体传
<正>在7月10日举行的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贸易部长会议发布的G20历史上首份贸易部长声明中,今年以来备受关注的eWTP(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