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OSSUM/E-PASS/mE-PASS评分系统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风险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l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胰腺癌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因其病情发展迅速且具有一定的隐匿性,诊断和治疗难度较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其的经典术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不容乐观。因此早期评估手术风险及判断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以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成为目前医务人员关注的问题。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 Severity Score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POSSUM)系列与生理能力和手术应激评分系统(Estimation of Physiologic Ability and Surgical Stress,E-PASS)系列是近三十年来出现的对外科手术患者具有特异性的风险评分系统,其中,POSSUM及其改良版P-POSSUM(Portsmouth-POSSUM)评分系统已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中得到大量的研究,但是因其指标的复杂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基于此,我国学者丁连安从各器官的角度出发综合简化了其指标形成了M-POSSUM(Modified-POSSUM)评分系统。E-PASS评分系统系列则主要包括E-PASS评分系统其改良版m E-PASS(Modified-E-PASS)评分系统。这三项评分系统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应用研究很少,因此有必要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其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为客观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风险及进一步构建特异性评分系统提供依据。研究目的1.利用M-POSSUM、E-PASS、m E-PASS评分系统对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进行预测,评价各评分方法的风险预测能力。2.探讨三个评分系统中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江苏省某三甲医院胰腺中心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83名患者,收集患者的相关一般资料、术前指标、术中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和院内死亡发生情况,根据各评分系统的计算方法得出预测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利用ROC曲线和O:E值判断其预测能力。通过单因素和二元/精确logistic分析探讨三个评分系统中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结果1.并发症和死亡发生情况:本研究中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6.81%(141/383),150例次并发症发生于141例患者,其中胰漏40例(26.67%),腹腔感染34例(22.67%),出血31例(20.67%),胃排空障碍18例(12%),其他并发症27例(18%);术后死亡率为1.31%(5/383),其中3例(60%)死于重症感染,1例(20%)死于腹腔出血,1例(20%)死于急性肾衰竭,与未发生异常的患者相比,发生术后风险的患者住院时间延长(P<0.05)。2.三种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M-POSSUM评分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预测能力较好,AUC为0.845,O:E值为0.91,但是其预测死亡人数高于实际死亡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时整体O:E值仅为0.23;E-PASS能较好的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院内死亡率,AUC为0.866,O:E值为0.71;m E-PASS预测死亡人数高于实际死亡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E仅为0.29。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的影响因素: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60岁、严重心脏病史、严重肺部疾病史、糖尿病史、肾脏功能异常、胃肠道功能异常、营养不良、体能状态指数分级、ASA分级和术中出血量≥800ml在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24、严重心脏病史、糖尿病史、胃肠道功能异常、营养不良、体能状态指数分级、术后发生腹腔感染和出血在死亡组和非死亡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精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β=1.012,P<0.01)、术中出血量≥800ml(β=1.653,P<0.01)、营养不良(β=1.277,P<0.01)和体能状态指数分级(β=0.628,P<0.01)进入并发症回归方程,营养不良(β=2.025,P<0.05)、术后出现腹腔感染(β=2.821,P<0.01)进入了死亡回归分析模型。研究结论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风险发生率较高,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2.M-POSSUM评分系统可以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但是对死亡发生的预测不准确;E-PASS可以预测术后死亡率但是m E-PASS对死亡率的预测不准确。3.术前合并糖尿病、术中出血量大、营养不良和体能状态指数分级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营养不良和腹腔出血是术后死亡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技术转移在国外已经由来已久,最近伴随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分类的逐步完善,技术转移服务已经是我国科技服务行业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倍受国家的高度关注。S科技中心是河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经过10多年的发展,当前已经处于成熟阶段,本文将基于价值链分析以及相应的研究为S科技中心业务发展提供更好的措施和建议。本文基于S科技中心为研究对象,通过价值链理论对中心技术转移服务价值链存在的各类问题进
基于ARM高性能处理器的SoCs是移动计算的主要平台,也是下一代高性能计算系统(HPC)的候选平台。ARM架构为满足新的需求而不断更新,最新的A RMv8架构不仅采用了多核架构,更采用
目的:肺癌位居全球肿瘤死因的首位。2018年约176万人死于肺癌。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依然较低,给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基于分子生物标记物的现有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预后预测模型存在样本量小、预测精度低、无独立人群验证等诸多不足。因此,如何构建高精度且可靠的预后预测模型有待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采用两阶段设计。初筛阶段,基于美国、挪威、瑞
无线传感网络发展迅速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相关领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中传感节点的定位是一个基础性研究课题。传感器节点的能量和通信范围有限,因此在不增加成本的情
随着无线频谱资源的日益紧张,可见光通信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应运而生,它兼具照明光源和数据通信两大功能,相比传统无线通信技术,其安全可靠性更高、无电磁污染、无需
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易转移和复发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难点,研究表明主要由乳腺癌干细胞导致。CD44是常见的乳腺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之一,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具有相关性,可作为乳腺癌诊治的潜在靶点。目的:本实验构建了检测血清CD44的电化学阻抗生物传感器,筛选恶性程度高及预后差的乳腺癌患者。为提高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制备了pH响应和CD4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云端下处理和共享信息,共享信息的机密性问题也随之而来。而分布式网络急需一种一对多的通讯模式,传统的一对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
教育对个人的成长、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代的大学教育更是人才培养、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渠道。作为教育的主体——人,自然在教育的各项环节中不可缺失,这本无关性别。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手机数码等消费类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其中小型化和大容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这直接导致存储密度的提升。然而传统的Flash单位面积的存储容量即
本文以采用轮毂驱动系统的分布式电驱动车辆为研究对象,以车辆动力学与鲁棒控制理论为基础开展系统建模、控制器求解和联合仿真验证等研究。为解决状态观测误差和未建模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