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作为一种再融资的手段,现在已经越来越普遍成为上市公司扩大资产规模的方式。增发融资起源于2006年《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国证券市场近几年发展迅速,增发融资幵始越来越受到市场参与者的关注和重视,增发融资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手段具有发行条件少,募集资金时间短的特点,那么,增发融资后,是否会对股票价格产生财富效应,是否存在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呢?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增发融资事件发生对股票价格的影响,通过事件研究法,研究股票增发事件前后的超额收益率情况,旨在一是为市场上的投资者提供证券投资的参考,二是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提供增发融资的一些经验数据,三是为中国增发融资政策和中国证监会的监管机制提供一些实证依据。为了全面和客观地探讨和解释增发融资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着手,首先介绍了增发融资的模式、事件日的确定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方面推导了增发融资的股价效应,从而提出本文的假设。然后再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以A股市场实施增发融资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选取了2016年至2019年的300多个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式,研究增发融资公告后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从实证结果分析得出:1)增发融资对股票价格是有正向效应的;2)有大股东或关联方参与增发融资的上市公司超额收益率明显大于无大股东或关联方参与的增发融资;3)增发融资的发行折扣率越高,超额收益率越低;4)增发融资的发行比例越高,超额收益率越高。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是在对增发融资效应进行研究时,采取了分组的形式,对上市公司是否有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参与的情况、发行折扣率、发行比例、销售毛利率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有效的投资策略。基于该4个指标,通过寻找临界值,构建投资策略。选择增发占比(5%,10%)或(大于30%)、发行折扣率(低于-10%)或(0%,4%)、销售毛利率(10%,30%)或(60%,80%)的个股构建投资组合,在公告日买入,第3天卖出,利用2019年增发融资股票检测获得了超过全体样本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证实了策略的有效性。
本文以中国股票市场的数据为基础,采用了多元回归分析法,综合研究了增发融资的短期股价效应。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建议,对投资者来说,增发融资是有正向效应的,可以关注有增发公告的股票,以获得超额收益。对有增发预案的上市公司来说,增发融资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对监管机构来说,增发融资存在内幕交易的可能,应该加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规范增发融资的机制,完善增发融资的审核机制,以降低内幕交易发生的可能性,保证证券市场规范运行。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是在对增发融资效应进行研究时,采取了分组的形式,对上市公司是否有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参与的情况、发行折扣率、发行比例、销售毛利率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有效的投资策略。基于该4个指标,通过寻找临界值,构建投资策略。选择增发占比(5%,10%)或(大于30%)、发行折扣率(低于-10%)或(0%,4%)、销售毛利率(10%,30%)或(60%,80%)的个股构建投资组合,在公告日买入,第3天卖出,利用2019年增发融资股票检测获得了超过全体样本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证实了策略的有效性。
本文以中国股票市场的数据为基础,采用了多元回归分析法,综合研究了增发融资的短期股价效应。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建议,对投资者来说,增发融资是有正向效应的,可以关注有增发公告的股票,以获得超额收益。对有增发预案的上市公司来说,增发融资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对监管机构来说,增发融资存在内幕交易的可能,应该加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规范增发融资的机制,完善增发融资的审核机制,以降低内幕交易发生的可能性,保证证券市场规范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