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揭示电针预处理抑制细胞凋亡的脑保护途径,探讨电针不同频率的特异性,探求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新途径。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全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揭示电针预处理抑制细胞凋亡的脑保护途径,探讨电针不同频率的特异性,探求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新途径。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全脑缺血组、脑缺血预处理组、电针1Hz预处理组、电针50Hz预处理组、电针4~20Hz预处理组,共7组,每组18只,每组动物于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三个时间点进行取材,每个时间点6只;取大脑皮层和海马CA1区进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HSP70、Bcl-2、c-fos蛋白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 结果:①三种不同频率电针预处理组、脑缺血预处理组与全脑缺血组相比,大脑皮层和海马CA1区组织形态学和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差异较明显,主要表现为全脑缺血组组织明显损伤,细胞肿胀,多数细胞核固缩,随术后时间延长部分神经元坏死、溶解,神经元细胞数目减少,三种不同频率电针预处理组、脑缺血预处理组术后仅见少量细胞肿胀,细胞核及胞浆结构无明显变化,并随术后时间延长绝大多数细胞接近正常形态。②三种不同频率电针预处理组、脑缺血预处理组与全脑缺血组相比,大脑皮层和海马CA1区HSP70、Bcl-2、c-fos的蛋白表达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均明显增多,并随术后时间的延长多数呈上升趋势;其中电针50Hz预处理组与电针1Hz预处理组、电针4~20Hz预处理组、脑缺血预处理组相比,在术后48小时、72小时时间点上HSP70、Bcl-2、c-fos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多。③三种不同频率电针预处理组、脑缺血预处理组与全脑缺血组相比,大脑皮层和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数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减少,并随术后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数量逐渐递减;其中电针50Hz预处理组与电针1Hz预处理组、电针4~20Hz预处理组、脑缺血预处理组相比,在术后48、72小时时间点上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 结论:①三种不同频率电针预处理均能使脑组织产生缺血耐受,减轻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②三种不同频率电针预处理均能促进抗凋亡蛋白表达,抑制缺血后大脑皮层和海马CA1区的细胞凋亡。③电针50Hz与电针1Hz、电针4~20Hz的频率比较,电针50Hz频率具有较好的预处理脑保护效应。
其他文献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实验教学中,应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这是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当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将对当前生物实验教学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培养思维及观察能力进行探: 一、生物实验课中的思维训练 科学的思维能力是科学素质的重要方面,而科学素质的培养又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会使用线圈以及常见磁铁完成简单的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结果、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通过实驗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引入新课 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由此受到启发,开始了
由于受初中阶段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一些地方,初中生物学科一直作为一门术科,未能受到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视,再加上教材内容偏重于本学科知识系统性的原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致使初中阶段生物科的教学质量,不尽人意,未能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应有的价值。随着“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实施,基础课程改革的展开,新的课程标准已由试用阶段转向实施阶段,作为生物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大胆的改革创新
【摘要】初中是学生扩充新学科的时期,为学生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打下基础。物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的一门新学科,也是一门必修课。学好初中物理多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从学习方案和学习策略的概念阐释入手,探讨初中物理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法 实验法 质疑法 讨论法 研究法 初中生普遍感觉物理课难学,若教师能教给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则既能减轻其学习负担,又可提高其学习质量。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创新能力靠培养,创新人才靠教育。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培养基” 教师正襟危坐、手执教鞭、表情严厉刻板、高高在上的私塾式教学,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中,教师只有以饱满
文章选取高校“生物制药工艺学”双语课程,结合当前双语教学形式,阐释双语教学的内涵.针对我国双语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语用学视角聚焦语言语境、语言交际、语用策略等方面
高中生物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如何上好高中《生物》课呢?我的教学原则是:“既不能脱离课本抛开考点,又不能拘泥课本照本宣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人体语言、幽默语言、实物、教具、实验等进行组织教学,做到让生物课堂充满欢乐气氛,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 一、从绪论课开始紧紧抓住学生 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就是成功的一半。 首先,从美丽的珊瑚开始引出生物与非生物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