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琴艺术是中国最古老、最具文化内涵的艺术之一,凝聚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化精神。九疑琴派是我国近代以来较为重要的流派之一,在我国琴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琴派立派者杨宗稷更是以打谱《碣石调幽兰》而名留中国音乐史,同时也是近代以来继诸城派王露后进入高校传播古琴艺术的第二人,给笔者以深刻印象,从而萌生研究此琴派之想法。进入21世纪,相较于其他流派,大众对于九疑琴派的关注度与研究程度相对不足,特别是对于在当代传承问题上的研究,所以笔者想以此为题,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九疑琴派的研究做一些补充,唤起更多人对于这一琴派的关注与研究热情。文章通过三种措施与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为音乐比较法,通过比较,获得文章所需知识点。其次为文献研究法,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鉴别和筛选,从中梳理出琴派在当代的生存现状及传承的研究空间和价值,并记录课题相关的知识信息。最后为参与观察法,在整个考察过程中,对琴社相关的琴人进行采访、录音、录像,并做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依次渐进展开,第一部分为九疑琴派的概述,围绕九疑琴派的历史及琴人进行展开;第二部分为九疑琴派在当代城市的存续,笔者针对两地琴社的考察进行具体分析;第三部分为当代九疑琴派代表曲目之音乐分析,即以当代传谱与传统谱本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第四部分为九疑琴派在当代传承之我见,是笔者对琴派在当代发展的一些建议。之所以选定以北京杨青古琴传习中心、青岛九嶷琴社为考察对象,是以传承谱系为基本考量,两地琴社现传承人都为九疑琴派第四代传人,其中北京方面现传承人杨青承袭管平湖——王迪一脉,青岛方面现传承人张林承自李浴星——李天桓一脉,两家琴社虽分隔两地但分属同一流派,血脉相依且都在各自地区有举足轻重之地位。对两家琴社进行定向考察,虽不能全面概括当代古琴发展的所有情况,但之中所蕴藏的所有情况是具有说服力的。既是九疑琴派在当代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也是大部分民间琴社在当今社会发展的管窥,所以对于研究九疑琴派在当代城市的传承发展是关键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