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网研究——对浙江省嘉兴市塘汇街道的实证调查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l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许多农民被迫离开相依为命的土地,从而迅速催生出一个急剧膨胀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本研究以失地农民为切入点,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对浙江省嘉兴市塘汇街道失地农民的社会支持网作了一定的探讨。 本研究集中探讨了失地农民的情感支持网、财务支持网和就业支持网的一般特征。通过对情感支持网的分析得出家庭是失地农民情感寄托的第一场所,朋友起到了其情感寄托补偿机制的作用;通过对财务支持网的研究得出人情互惠是失地农民在实际交往中遵循的基本准则,理性选择是其实际交往的基本理念,社区归属是其交往的基本归宿;通过对就业支持网的研究得出利用网络的扩张与延伸获取就业信息是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手段,而资源获得与付出的均衡是其就业交往的内在机理,政府与社区是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载体。通过对三个支持网的综合,本研究认为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网已逐渐由封闭型向半开放型转变并兼具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双重特性。全文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出发点、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性和可行性的阐述;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调查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简要介绍、对样本基本特征的描述以及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操作化; 第四至第六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分别描述了失地农民情感支持网、财务支持网、就业支持网的一般特征,包括各个支持网的网络规模、趋同性、异质性、关系构成以及紧密度。同时,在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对各个支持网作了一定的理论分析和探讨。 第七部分,在概括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预测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网的发展趋势,即交往对象日益拓展、交往行为日益理性、交往过程日益注重文化的渗透和融合。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批的外来人口涌入W市,W市的外来人口比重日益上升,其中外来打工女性的比例也不断增长,成为W市外来人口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本文以外来打工女性群体为研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利益主体出现了多元化,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各方面的利益诉求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转型加速期。急剧扩张的城市化进程在对城市社会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农村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影响
进城务工人员是山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大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少部分是国有企业的员工,主要从事与生产和服务相关的劳动。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务工人员的构成
村规民约作为一种超越家族规范的社区公共规范,古以有之。它源于乡土社会,符合乡土社会的生活实际,柔和性地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合理地调整着乡土社会的生活秩序,是乡土社会村落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