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紧急换道功能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公路网的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数达16.44万公里,且高速公路平均日交通流量达158889辆,交通环境也变得复杂多变。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作为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ADAS)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中高端车上有着普遍应用。目前ACC系统功能单一,只能处理较为简单的工况,在面对紧急工况时无法合理和及时地处理,且对乘坐舒适性、安全性以及能量最小等问题考虑不全面。针对此问题,本文设计了具有紧急换道功能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并根据多种行驶工况将整体模式划分为多个,设计基于模糊PID的定速巡航(Cruise Control,CC)控制器,同时设计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多目标ACC控制器和换道控制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需要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并在CarSim中对所建立的轮毂电机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其次,本文针对多工况问题,将ACC控制与换道划分为定速巡航、跟随、接管和紧急换道四种模式,并选用安全距离、TTC和车速作为模式切换的判断条件;接着,对跟随模式下的子功能进行设计,对各种工况下的加速度进行限制,保证舒适性;最后设计下层控制器与驱动/制动切换策略。然后,设计纵向ACC以及横向紧急换道功能的上层控制器。针对定速巡航模式,采用模糊PID设计该模式;针对跟随模式,采用可变车头时距计算期望车间距,建立纵向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考虑跟车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能量最小等优化目标,同时平滑各目标动态响应曲线,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设计ACC上层控制器;本文针对紧急工况设计两种避撞模式,一为接管模式,自车会以最大轮缸压力进行纵向制动避撞;二为紧急换道模式,采用横向换道避撞,在轨迹规划部分,采用5次多项式作为换道轨迹,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设计轨迹跟踪控制器,为保证换道过程中的车身稳定性,设计基于最优控制(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的横向稳定控制器,以及转矩分配策略。最后,通过搭建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设计定速巡航、前车切入切出、紧急制动、跟随和静止障碍物等工况,验证所划分控制模式、模式切换策略以及各种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具有紧急换道功能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策略具有有效性与稳定性;同时,基于NI设备搭建硬件在环平台,设计定速巡航、前车切出以及跟随三种工况,实验结果表明所搭建控制策略具有良好实时性与可行性。
其他文献
在双碳目标蓝图下,为构建绿色、共享、安全、高效、稳定的新型铁路发展模式,改善传统系统由内至外的刺性、孤立等不友好特征,该文提出一种铁路友好体系以协同推进交通领域的低碳转型。首先,结合交通能源融合发展趋势,阐述了铁路友好体系的基本形态与典型特征;然后,依据不同网络属性,将铁路系统整体划分并建立为牵引系统友好架构、非牵引系统友好架构、牵引-非牵引系统友好架构三层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环节耦合协同
<正>日本住友集团是日本最古老的企业集团之一,拥有400多年历史。现今,住友商事、住友电器工业、日本电气三家公司被称为“住友新三大家”。其中,日本住友电气工业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通信厂商之一,其光纤光缆产销量多年来一直名列世界前列,年产值约30亿美元。住友电工在世界各国设有200多家子公司。
期刊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滴鼻、复合咪达唑仑口服术前镇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大理白族自治州儿童医院儿外科腹股沟区手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术前冰糖雪梨0.3 mL/kg口服),滴鼻组(术前艾司氯胺酮0.5 mg/kg+右美托咪定2μg/kg滴鼻)和口服组(术前艾司氯胺酮1.5 mg/kg+咪达唑仑0.5 mg/kg口服)。观察给药前后患儿镇静情况、生命体征,观察药物接受
重点介绍了等离子体改性、表面涂层改性和表面接枝改性三种高分子材料表面亲水改性的方法,对这三种改性方法近年来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了这几种方法存在的时效性问题,并对下一步改性方向的优化进行了展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形态结构复杂多样,使得火灾事故的发生率逐渐提高,火灾救援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为了尽可能减少火灾发生和其造成的损失,作为国家救援的主力军,消防队伍加强灭火救援的实战化建设刻不容缓。文章将从提升消防队伍灭火救援实战化建设的意义出发,结合灭火救援的实际情况,重点论述消防队伍灭火救援实战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轨道交通作为电力系统的主要用能对象之一,降低轨道交通能耗对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构建新型轨道交通“网-源-储-车”协同供能技术体系,是实现轨道交通低碳、高效用能的有效途径。本文全面分析了“网-源-储-车”协同供能系统的物理架构、信息架构和社会架构的特点及内涵,在此基础上,从资产能源化与多源融合技术、保护重构、弹性评估等方面,重点阐述了“网-源-储-车
2019年5月至10月,烟台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主要采用样方法,对烟台沿海防护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维管植物(包括栽培植物)进行了专项调查,记录维管植物(包括栽培植物)997种,隶属126科497属。其中被子植物108科465属946种,裸子植物4科13属24种,蕨类植物14科19属27种。植被类型可划分为4个植被型、12个主要植物群系,植被主要特点是植物区系多样,植物群落优势明显。
城市轨道交通各线路牵引变电所数量和位置的不固定性,列车连续运行所导致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网络结构的时变性,全线直流牵引网的贯通性是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数学建模需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为了建立时变电网络的动态模型,基于节点导纳网络方程原理,提出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自适应实时动态数学建模方法,即在每个列车运行时刻,首先按照设定的规则对全线所有牵引变电所两端节点、列车两端节点进行自动排序,然后
文中首先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接入电网的仿真模型;然后,阐述了电能质量评估指标,提出了结合城轨机车工况、数量组合两个维度的仿真场景设置方案;最后,以成都市轨道交通为例,仿真分析了接入点的电压偏差、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