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强迫障碍(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主要表现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或强迫行为为主要症状,具有起病年龄早、患病率高,症状易反复并呈慢性化病程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强迫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的损害与患者的临床表现、预后以及社会功能的恢复密切相关。本病的发病机制不明,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OCD的病理机制可能与脑功能的异常有关。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结构及功能异常改变有关。关于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脑功能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相关报道较少,为此我们进行了本次课题的研究。目的1.调查首发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2.分析首发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特征。3.探讨首发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静息态脑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符合DSM-Ⅳ中强迫障碍诊断标准的首发儿童青少年患者24例作为病例组;选择33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健康儿童青少年作为对照组。2.认知功能评估:采用连线测验、Stroop色词测验、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符号编码、数字广度、词语流畅性测验、迷宫测验评估所有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3.脑功能成像及分析:采用3.0T功能磁共振成像系统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氧水平依赖性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resting state 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bold-fmri)检查,对所获取的影像学数据运用dparsf软件进行预处理后,对符合标准的入组对象运用rest(resting-statefmridataanalysistoolkit)软件进行分析,得出低频振幅(ampitudeoflow-frequencyluctuation,alff)改变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4.运用rest软件计算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静息态血氧饱和信号低频振幅值,将各组低频振幅值与其认知功能进行相关分析,求出有相关关系的脑区。5.以低频振幅值与认知功能评分有相关关系的脑区作为种子点,运用rest软件进行脑功能连接分析,得出种子点与全脑功能连接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结果1.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认知功能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符号编码(45.24±10.32/56.85±9.57分,t=3.96)、bvmt-r(21.94±6.99/30.58±2.76分,t=4.90)、数字广度(64.06±20.00/78.03±18.08分,t=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低频振幅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低频振幅显著降低的脑区分布在左、右侧豆状核及左侧壳核,低频振幅显著增高的脑区分布在左、右侧颞叶,左、右侧小脑后叶及右侧颞中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lphasim校正后p<0.05)。3.低频振幅值与认知功能的相关关系(1)病例组低频振幅值与认知功能的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右颞叶低频振幅值与连线测验评分呈正相关(r=0.67),右颞中回低频振幅值与颜色评分呈正相关(r=0.53),右颞叶低频振幅值与颜色评分呈负相关(r=-0.54),相关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认知功能与低频振幅值的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左颞叶低频振幅值与bvmt-r、数字广度评分呈正相关(r=0.47,0.41),右颞叶低频振幅值与数字广度评分呈负相关(r=-0.49),左颞叶低频振幅值与颜色评分呈负相关(r=-0.35),右颞中回低频振幅值与单词、色词评分呈负相关(r=-0.39,-0.36),相关系数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脑功能连接比较将低频振幅值与认知功能有相关关系的脑区作为种子点与全脑进行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当以右颞叶作为种子点时,显示病例组左岛叶、右颞上回、左额叶、左顶叶与种子点的连接显著低于对照组;当右颞中回作为种子点时,显示病例组右颞上回、左中央后回、右顶叶、左额叶、左顶下小叶与种子点的连接显著低于对照组;当左颞叶作为种子点时,显示病例组左梭状回、左额叶、右颞叶、右中央后回、左顶叶与种子点的连接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FDR校正后P<0.05)。结论1.首发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涉及注意、记忆及处理速度。2.首发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存在多个脑区自发神经活动的异常。3.首发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在颞叶在多个脑区低频振幅值与认知功能有相关关系,提示认知功能异常与颞叶局部自发神经活动异常可能有关。4.首发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颞叶与多个脑区的功能连接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