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接纳外来文化的国家。对于古代的日本来说,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文化高度繁荣的邻国,便是其一直以来学习的榜样。古代的日本从博大精深的大陆文化中汲取了数不胜数的养分,并且将其充分吸收,促进了自身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而汉字作为一切文化的前提,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形容词作为训读词重要的一部分,是植根于社会的共同意识和个人情感、情绪等内在因素中的。并且,形容词与动词、名词相比数量较少,虽然在语法上的用法并不复杂,但由于其主观性强,因此考察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形容词表记汉字承载了日本人对于汉字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日本民族对于外部世界和内心情感的看法。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以文字学和历史语言学的方法论为基础,通过对每个例词的用例进行解释,尝试对形容词表记汉字的字形源流和字义的发展进行分析。本文将“若、安、旨、青”作为例词,分析考察其汉字源流、字义和用法。最后,通过上述分析阐明汉字对于日语和日本文化的巨大影响。先行研究中,把形容词表记汉字单独列举出来作为研究对象的资料很少,所以这也是本文关注的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