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经》是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基督教的核心典籍,被世人称为“最伟大的书”。如今,《圣经》的内容及思想早已蔓延到西方社会的各个方面,作为西方文明的基石,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与《圣经》相提并论,对人类和文化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圣经》这样一部盖世巨著在历史、文化及文学各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圣经翻译”自然而然成为世界宗教史上举足轻重。作为圣经翻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的“圣经翻译”,特别是其研究的文学化倾向尤为值得关注。《诗篇》是希伯来圣经的第三部分,位列“圣录”书中的第一。各篇章饱含对歌颂对象的款款深情及强烈的愿望,同时塑造了人类的深刻的思想和深深的不安。与历史上其他优秀的诗歌相比,《诗篇》无论是情感的表达技巧亦或渲染效果都登峰造极,铸就了其在抒情诗中的王者地位。民国法学家及翻译家吴经熊先生对圣经翻译颇有造诣,其《诗篇》译著《圣咏译义》不仅获得蒋介石先生钦定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官方译本,而且具有超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从操纵理论的角度,对吴经熊先生的译著《圣咏译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旨在彰显《圣咏译义》的文学价值及分析吴经熊翻译此译本过程中受到的操纵。首先,作者从主流意识形态切入,系统分析了译者的翻译背景、翻译动机。结合译者进行译著创作时期的具体社会环境,作者发现译者对译作原文本的选择深受当时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同时,作者分门别类,结合具体文本分析案例佐证,充分揭示出主流意识形态对译者的翻译活动尤其是翻译策略的选择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包括意译、归化、特色标题的命名及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其次,译者深受中国传统诗学的影响。通过充分的文本分析例证,作者发现译者将原作的散文形式处理为中国的古体诗形式,包括四言、五言、七言及离骚体,同时讲究押韵,使得译文对仗工整且富音韵之美。当然,译者的翻译再创作也离不开赞助人的帮助。译文方面,蒋介石先生给了吴经熊诸多宝贵的修改建议;成书方面,蒋介石不遗余力提供物资支持,最终促成译本的顺利发行,且好评如潮。同时,该论文除通过选取大量翻译实例分析外,还采用比较法,将吴经熊《圣咏译义》与中国天主教人士最普遍使用的一部圣经译本——思高圣经的《圣咏集》进行对比。总之,《圣咏译义》无论在文学价值还是美学价值方面都是《圣咏集》所望尘莫及的,而这样的成就恰恰离不开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国传统史学及赞助人蒋介石先生对吴经熊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