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问,布莱希特是影响我国新时期话剧最深的西方戏剧家,也是中国戏剧的良师益友.他欣赏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在创作自己戏剧理论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进行学习研究,同时我国的新时期话剧更是受到他的重要影响。上世纪三十年代,布莱希特刚被介绍到中国时,中国的戏剧家们有所好奇,但一丝丝的信息是难以对布莱希特有深入理解的,进入新时期后,在黄佐临等文化名家的引荐下,布莱希特真正成为我国戏剧界重点关注的对象。对许多戏剧艺术家来说,学习布莱希特理论对他们之后的戏剧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新时期,无论是现实主义戏剧、探索实验戏剧,还是先锋戏剧都深深受到他的影响。从易卜生,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再到现在的布莱希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这些国外戏剧大家对中国话剧的影响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在本文中,我们重点谈论1978年至今的新时期里,布莱希特对我国话剧的影响,对剧坛产生的冲击,我们将新时期话剧分成三个阶段五个章节进行阐述:一是对文化大革命后到80年代初现实主义戏剧的影响;二是对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探索戏剧的影响;三是对90年代到至今的先锋戏剧的影响。从30年代布莱希特的理论传入中国开始,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戏剧家们对他的理论研究、舞台实践从未停止过,并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中。直到今天,这种研究仍未停止,不断改革舞台表现形式,探求戏剧深层次的意义,思考未来话剧该走一条怎样的中国道路。在学习布莱希特的过程中,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反思。第一章介绍了布莱希特在我国传入的过程,分析我国初期接受布莱希特时,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是怎样的。整理之前研究的成果,说明布莱希特在我国传入的一个必然性。第二章至第四章按时间段,将中国新时期话剧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文化大革命之后的现实主义戏剧时期、80年代的探索戏剧时期以及90年代先锋戏剧时期。通过分析作品,介绍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戏剧家,阐述布莱希特对我国话剧的影响。第五章对于布莱希特在中国传播的这么多年以来的一些反思。第一是关于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我国话剧要学习间离效果的精髓。第二作为西方的戏剧大家,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在我国传播的过程中有哪些阻碍的。第三辩证分析布莱希特理论与我国话剧理论的差异性,以及对中国戏剧并不适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