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牙合)型颅底形态特征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z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不同矢状向错(牙合)和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颅底形态,探索其规律性。   材料与方法:   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均角型的安氏Ⅰ类,Ⅱ类和Ⅲ类错(牙合)患者,共56例,年龄范围10~15岁,作为第一组。包括安氏Ⅰ类组:17例(男9例,女8例);安氏Ⅱ类组:20例(男女各10例),安氏Ⅲ类组:19例(男10例,女9例)。此外选取安氏Ⅰ类的高角型,均角型和低角型患者,共62例,年龄范围在10~15岁,作为第二组。包括高角型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均角型组:17例(男9例,女8例);低角型组:23例(男14例,女9例)。分别对两组中的三种(牙合)型进行颅底角等10项指标的测量分析,对三种(牙合)型的测量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对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q检验。   结果:   第一组中,影响矢状向错(牙合)的指标有后颅底平面角,颅中基底角,颅前基底角,前颅底长和后颅底长;后颅底长和颅中基底角从安氏Ⅱ类到Ⅰ类再到Ⅲ类依次减小并有统计学差异:颅前基底角和后颅底平面角从安氏Ⅱ类到Ⅰ类再到Ⅲ类依次增大并有统计学差异;安氏Ⅱ类错(牙合)的前颅底长减小,Ⅰ类和Ⅲ类的前颅底长度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第二组中,影响垂直骨面型的指标有颅底角,蝶鞍角,颅基底角,后颅底平面角,颅前基底角和后颅底长;颅底角,蝶鞍角和颅基底角从低角型到均角型再到高角型依次增大并有统计学差异;后颅底平面角从低角型到均角型再到高角型依次减小并有统计学差异;高角型的后颅底长度减小,均角型和低角型之间的后颅底长没有统计学差异;高角型的颅前基底角增大,均角型和低角型的颅前基底角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安氏Ⅱ类错(牙合)的颅前基底角最小,颅中基底角最大,后颅底平面角最小;颅前基底平面,颅中基底平面和后颅底平面均顺时针旋转;后颅底最长,前颅底最短。   安氏Ⅲ类错(牙合)的颅前基底角最大,颅中基底角最小,后颅底平面角最大;颅前基底平面,颅中基底平面和后颅底平面均逆时针旋转;后颅底最短。   低角型的颅底角,蝶鞍角和颅基底角均最小,后颅底平面角最大;后颅底平面逆时针旋转。   高角型的颅底角,蝶鞍角,颅基底角和颅前基底角均最大,后颅底平面角最小;后颅底平面顺时针旋转,颅前基底平面逆时针旋转;后颅底最长。
其他文献
摘要:俗话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无论在任何领域都需要创新精神。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创新精神也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分别从实现师生互动,营造创新思维环境;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开展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三方面来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3.5  学生朗读、观赏、表演历史剧、看图说史、绘图大比拼等活动,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这些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釋放,自然就掌握了该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道德情感;一些再现历史场景的“活动”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并能强烈地震撼他们的心灵,唤醒他们的良知,陶冶他们的情操。所以我们的学生中有叫“秦始皇”、“张骞”“明智天皇”的也就不奇怪了。
摘要:游戏教学法因其能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故能提高教学效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值得应用。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英语;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  游戏教学法是以游戏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常用在第二语言的教学之中。小学生喜欢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自然会有良好的效果。  一、游戏教学的概念  游戏教学就是以学生在学习上所体现的好奇、好玩、好动、好胜、好表扬的心理作为游戏教
【中图分类号】G420  新教材、新篇目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因此,有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的、文质兼美的篇目一直占据一席之地。对这些篇目,有些老师讲授时,认为是传统篇目,不值得费心,就以传统教法传授,忽视了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最有时代活力的少年。这就提醒执教者解读文本时,应有创新意识,让语文教学走进新时代。下面就我的一点探索作一浅谈,以期得到同仁的指正。  一、精心剪裁 推陈出
摘要: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化学学科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挖掘化学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探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大幅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心理健康;化学教学;渗透与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8  新课程背景下,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化学学科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在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