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自散焦克尔介质中诱导聚焦的数值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hz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线性Kerr自散焦介质中的诱导聚焦是非线性光学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在光控光等全光信号处理中有潜在应用。本论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非线性Kerr自散焦介质中的亮信号光-暗抽运光同向传输的结构,并从单光束传输问题的角度描述了Kerr介质中的诱导聚焦现象。 本论文共分四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了非线性Kerr介质及自聚焦、自散焦等基本概念,并对非线性Kerr自散焦介质中的诱导聚焦现象的发现、研究历史及进展做了简要介绍。 第二章,回顾了激光在非线性Kerr介质内传输问题的基本理论及解这类问题的数值算法。在Kerr介质中,单束光的传输由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来描述,而双光束的耦合传输则满足耦合振幅方程,有时又称耦合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本章介绍了这些方程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采用分步傅立叶方法对这类方程进行数值求解。 第三章,采取抽运光为暗光束、信号光仍然为高斯形亮光束的方案,以分步傅立叶算法对这种亮-暗光束对在1+2维自散焦体介质中的共同传输进行数值研究。数值结果表明:在亮信号光-暗抽运光的结构下,1+2自散焦Kerr介质中也存在诱导聚焦现象,并由此得出了对称压缩光束的方法。为研究如何提高光束压缩的效率,讨论了光束初始参量对该诱导聚焦现象的影响。此外,设计了验证理论结果的实验方案。 第四章,由于Stentz小组关于自散焦介质中诱导聚焦的实验所采用的两光束是从同一束光分裂而来,两光束具有相同频率与偏振方向,因而实际上属于单光束传输问题的范畴。本章从单光束传输的角度理由数值方法模拟了该实验中的诱导聚焦现象。
其他文献
本论文研究了交叉关联噪声作用下随机系统的统计性质,具体研究了双稳和单模激光两个典型的随机动力学模型。整个研究工作主要围绕着交叉关联噪声对双稳模型和单模立方激光模型
当前在冷原子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Feshbach共振附近的冷费米气体如何从BEC态演变到BCS(BardeenSchriefferCooper)态。特别是Feshbach共振附近超
自1970年Seal和Wang在掺杂钙钛矿型锰氧化物RAMnO(其中A为二价碱土金属离子,如Ca、Sr、Ba等,R为三价稀土金属离子,如La、Pr、Tb、Sm等)中发现庞磁电阻(CMR)以来,由于其在磁记录、磁传
本论文系统研究了NaxCoO2·yH2O(0.3≤x≤1.0,0≤y≤1.8)体系的结构、超导电性和电荷有序,主要结果如下: 采用氧化脱Na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a含量α-、β-和γ-NaxCoO2·yH2O三
论文把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的物理过程高度抽象为五种光线传播直线模型,为X射线相位CT物理原理的探索奠定基础。在研究X射线微分相位衬度成像的过程中,发现在多种不同种类的微分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环境水体中溶解有机物(DOM)的含量在不断增加。由于DOM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可与其它污染
学位
本论文首先利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计算一个量子点体系在Kondo区的电流和微分电导。与前人的工作不同的是,考虑了导线内电子能谱中的vanHove奇异性对于体系输运性质的影响。为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对医疗诊断仪器的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超声诊断技术因其对人无损伤且价格低廉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们是基于线性声学的原理,利用声速、声阻抗、声衰减
在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之前,我们需要对其在轨本底进行研究,以估计其在轨性能,并通过模拟掌握的规律获得卫星在轨本底估计方法。论文借助Geant4模拟软件采用质量建模的方法,对HXMT
纳米结构,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的结构,由于其具有体相材料所不具备的新奇的光学、电学以及磁学等性质,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兴趣。一维纳米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