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xuexi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给全世界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日益加剧,人们加大了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第一碳排放大国的中国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力度。2011年12月1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标。为了有效地实现减排目标,国家需要建立基于市场的长效减排机制。根据2011年10月29日下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目前,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都在积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碳交易机制进行分析和对我国碳交易试点的基本情况调研,发现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为中国碳市场的发展提出建议。   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包括对中国碳交易市场形成的国际和国内背景的说明,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意义和目的。第二章是对中国碳交易的概述,介绍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自愿减排(VER)市场在中国的情况,以及新兴的国内碳交易市场。第三章阐述了碳交易机制以及碳交易的主要利益相关方,分析了中国碳交易试点的现状。第四章分析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现存问题,既碳交易试点开展工作后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立法问题、监测核查、配额分配、发挥金融机构作用以及碳市场衔接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是实现我国低碳发展重大战略的一种机制,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在初期阶段,主要目标是建立市场。  
其他文献
面对着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趋于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处于供应链环境下的众多企业已经意识到通过改善采购管理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而且能推动企业利润
2015年2月9日,经过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上证50ETF期权合约品种。上证50ETF期权的上市,为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打开全新的一页。上证50ETF期权的上市不仅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采取高资本消耗型发展模式,过度依靠传统业务使商业银行在经营中积累了大量的风险。随着经济开放程度逐步加深、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资本市场发展日渐完
过去30年相对粗放的发展模式造就了中国经济的“爆发式”增长,然而我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中国目前面临增长与环境的双重考验,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政府必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