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壳结构In2O3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学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氧化二铟,作为一种重要的n型透明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学透明度,良好的导电性以及发光性能,因此在光电子器件、晶体管、太阳能电池、气敏元件和锂离子的电极材料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通常,核壳结构的三氧化二铟纳米复合材料可通过固相反应,物理气相沉积法,射频溅射技术等方法制备。在这里,在没有利用任何模版的条件下,我们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合成出核壳结构的三氧化二铟纳米球,并对性能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主要内容归结如下:   将硝酸铟和尿素溶于聚乙二醇400中,然后依次加入蒸馏水,氨水,浓硝酸,不断搅拌至溶液变得均匀透明,将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200°C下保持24小时,一步合成出核壳结构的In2O3碳质纳米球。小球的尺寸大约为100-130nm,外层壳的尺寸约为10nm。拉曼光谱,傅里叶红外变换谱和XPS谱显示该小球的外壳没有完全碳化,表面仍含有有机官能团。以核壳结构的In2O3碳质纳米球为活性物质的纽扣锂电池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465mAh/g,然而,第二次的放电容量从1465mAh/g衰减到1068mAh/g,电容量保持率为72.9%。循环10次后,电容量迅速降到305mAh/g。核壳结构的In2O3碳质纳米球经煅烧过后,电化学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相同条件下的电学性能测试显示,煅烧过后的核壳结构的In2O3碳质纳米球的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013mAh/g,第二次的放电容量从1013mAh/g衰减到313mAh/g,循环30次后,电容量稳定地保持在259mAh/g,循环性能明显增强。   2.将核壳结构的In2O3碳质纳米球与葡萄糖混合,配成溶液,再经干燥煅烧可得到黑色的核壳结构的In2O3/C复合材料。小球的尺寸大约为100nm,外层碳壳的尺寸约为10nm。在充电速率为0.1C的条件下,核壳结构In2O3/C复合材料小球的首次放电容量达到是1607mAh/g,第二次的放电容量则从1607mAh/g降至1375mAh/g。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然保持在569mAh/g。在0.1C,0.2C,0.5C和1C的倍率下分别循环50个周期,核壳结构的In2O3/C复合材料小球的放电容量稳定地分别保持在578mAh/g,361mAh/g,279mAh/g,173mAh/g。
其他文献
光催化反应是目前非常热门的催化反应之一,研究内容广泛,除了借助光谱等技术研究催化剂反应过程中光生电子的行为等反应机理以外,在实际催化体系中涉及新型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典型
本论文由三部分内容组成:1.文献综述综述了抗菌剂的分类及其各类抗菌剂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天然有机高分子抗菌剂壳聚糖及其改性方法和应用,阐述了研究天然有机高分子/无机杂化
晋城市作为山西省的一个煤炭大市,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累计探明储量271.7亿吨。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晋城市连续多年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随着一些煤矿资源的枯竭,也出现了一些乡镇、村因无矿可采而返贫的现象。“煤挖完了怎么办?”晋城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大讨论,并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探索由煤炭大市向旅游大市转型发展路子,开始了以发展旅游产业为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地下转
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是一种发生在电极表面的经过电子转移反应而产生的一种光辐射现象。近些年来,ECL作为一种高选择性和高灵敏性的诊断和分析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该方法有背景信号低,检测灵敏度高,实验设备简单的优势。本论文利用ECL光谱的高灵敏性,成功论证了光谱型ECL可作为荧光实验技术的替代技术。同时提出了使用ECL光谱作为输出方法检测抗原的
目前,消除工业生产、城市生活和医疗垃圾的有效办法是焚烧,但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含氯挥发性有机物。其中的二恶英、多氯联苯等多氯芳烃因剧毒性、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因此,多氯芳烃污染物的控制技术和机理研究已经成为环境化学方向研究的热点。在处理多氯芳烃污染物的技术中,化学催化方法可以使含氯芳烃污染物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完全氧化生成无毒产物,具有运行成本低、产物矿化完全、经济、高效等优点,被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