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将“思维发展与提升”列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生的思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众多文体中,论述文与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联系最为密切。高中生论述文写作能力普遍比较弱,在论证思维上存在着短板。如何在论述文写作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笔者认为可以引入思维导图辅助论证,帮助学生写好论述文。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提出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它能有效地激发思维、整理思维,引导人们更好地思考。高中论述文写作教学普遍缺少有效的过程指导,重视文章写作技巧训练,忽视思维训练,限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思维导图有利于引导思维过程、提高思维加工的质量和效率。在论述文写作中,绘制思维导图,能够使论证思路、论证结构更加清晰,也有助于审题立意与谋篇布局。当前,已有许多教师意识到思维导图在写作训练中的价值,尝试将其运用于论述文写作教学,但相关的实践或研究都缺乏系统性,对思维导图在写作中运用的价值、原理、策略、过程等缺乏深入了解。针对此,论文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探究。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阐述选题背景与意义,界定核心概念,说明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一章是本论文的理论概述。梳理语文新课标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分析思维导图在思维训练和论述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是问题探究。本章通过对学生论述文习作的分析,指出现阶段高中论述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另一方面,结合已有的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写作指导的案例,归纳总结思维导图在论述文写作教学应用中存在的误区。第三章是策略研究。在一二两章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针对性地制定了思维导图在高中论述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别从审题立意、构思和修改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是结语部分。主要强调了论文中重要的结论并提出了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