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鄂博矿区草本植物引种及耐旱耐寒性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hbyc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矿区由于矿山开采造成矿山植被大规模破坏,加上气候极其干旱寒冷,恶劣自然条件使得矿区土地沙漠化日益加剧。本课题立足于白云鄂博矿区实际情况,对石竹、苜蓿、锦葵、沙打旺等草本植物进行引种。由实验共筛选出了萱草、景天、金露梅、石竹、锦葵、百脉根、沙打旺、紫花苜蓿、菊芋、金鸡菊、风毛菊、狼尾草共计8科12种植物。耐旱实验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进行光合日变化测定。对白云鄂博引种的金鸡菊、风毛菊、菊芋、锦葵、薄叶荠苨、萱草、石竹、百脉根、苜蓿、沙打旺10种植物测定其成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等指标。综合Pn与WUE分析得出这10种中锦葵、菊芋是耐旱性最强的种类,Pn峰值分别达到31.4μmolCO2m-2s-1和24.4μmolCO2m-2s-1, WUE为7.61mmolCO2m-2s-1和5 19 mmolCO2m-2s-1,而最不耐旱的为薄叶荠苨,Pn仅为5.6μmolCO2m-2s-1。第二部分干旱胁迫实验包含金鸡菊、紫露草、风毛菊、金露梅、菊芋、萱草、苜蓿、薄叶荠苨共八种植物。通过观察胁迫时植株萎蔫状态,并结合测定其叶片Pn(净光合速率),Cond(气孔导度),Tr(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各项生理指标测量,以及膜相对透性、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得出风毛菊、薄叶荠苨都对胁迫较敏感,电导值在胁迫第6天达到最大值81.68%和79.98%;菊芋、苜蓿、金鸡菊次之;而金露梅、萱草、紫露草都不敏感,叶片相对含水量胁迫后还分别达到87.9%,77.4%,73.5%,叶色几乎无变化,忍耐胁迫时间较长,较为耐旱。其中金露梅胁迫前期净光合速率还不断上升达到10.67μmolCO2m-2s-1,而其余植物均为下降趋势。这几种指标都可以作为植物耐旱性的测量指标之一,分析与实际观察较一致。因此推断八种植物耐旱性比较为:金露梅、萱草、紫露草较强,菊芋、苜蓿、金鸡菊次之,风毛菊、薄叶荠苨的耐旱性较差。耐寒实验主要选定引种植物中的石竹、苜蓿等5种植物材料,在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丙二醛以及可溶性糖的分析基础上,发现利用测定5种植物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为指标较能真实反应植物的耐寒性,丙二醛MDA则有一定偏差。其中计算石竹半致死温度为-30.9℃最低,其可溶性蛋白胁迫后达到20.87 mg/g,可溶性糖胁迫后增加为原来的1.3倍。而锦葵可溶性蛋白值持续下降仅为6.41 mg/g。植物对低温胁迫后的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能仅以一种单一指标来判断。因此结合试验分析五种的耐寒性顺序为:石竹>苜蓿>金露梅>金鸡菊>锦葵。
其他文献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油松直播及飞播造林中种子包衣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以油松种子为研究对象,选用安全环保多功效的壳聚
概率转移矩阵模型在森林种群动态模拟中得到广泛应用。矩阵模型简单明了,容易使用。但是矩阵模型存在径级划分武断、状态变量单一、单木特征被忽略、所需样本量大等诸多问题
本试验研究了盆栽百合东方系‘粉冠军’和亚洲系‘橙色精灵’植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盆栽百合的发育模拟模型。以期为国内盆栽百合的栽培生产提供技术决策,并为今后盆栽百合的研
抚育间伐是人工林经营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培育措施,通过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下环境、促进林下植被更新,进而改变土壤物质循环,影响土壤肥力变化,但不同土壤肥力的人工林对间伐的响
在互联网与移动通讯的强劲竞争挑战,以及广告商的分流与持续缩减投入的双向夹击下,报纸作为一个行业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大势已去。 With the competitive challenges of the I
现代美术课程应是一种人文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训练的集中体现。本文从人文精神的内涵谈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认知美术与文化的关系,整
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湖北省武穴、天门、监利、通城、孝感、公安及枣阳七地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1)田间种群对吡虫啉、噻嗪酮、氟虫腈的抗药性。结果表明:2006、2007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树种,其坚果的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研究表明,影响板栗果实品质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探讨花粉直感效应与土壤理化性质两
对福建省的钟萼木群落进行了调查,对其地理居群和亚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分子生态学、遗传学、群落学等角度研究了濒危植物钟萼木的群落学特征、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
发展武术的现代趋势要求探索安排训练过程的新方案.尤其突出的是少年运动员在训练阶段—基础阶段中的训练问题.作者提出:要优化少年武术运动员在多年训练阶段的赛前中周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