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处理对丹阳黄酒香气、有机酸和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charles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阳黄酒酿造史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已有1700余年,新酿造的丹阳黄酒较辛辣,需要后熟一年以上方可出厂,天然陈酿后熟风味物质形成的速度较慢,稳定性较差,过程条件不易控制,这些已明显制约了丹阳黄酒的大规模加工生产,直接影响了黄酒加工的经济效益。本课题采用超高压技术处理丹阳黄酒,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丹阳黄酒的香气成分,并探讨了不同高压处理条件下的黄酒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规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高压处理后黄酒有机酸的变化,并对高压处理对黄酒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为利用超高压技术改善黄酒风味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选择了DVB/CAR/PDMS为丹阳黄酒香气固相微萃取的萃取纤维头,较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为40min, NaCl加入量为20%。(2)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对丹阳黄酒挥发物成分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出醇类、酯类、酸类、酮类、酚类以及呋喃类挥发物成分31种,其中以醇类、酯类、酸类为主。(3)经Osme法分析得到黄酒中各香气物质的香气强度值,确定出了17种化合物对丹阳黄酒具有重要贡献,分别是乙醇、2-甲基丁醇、3-甲基丁醇、1-辛烯-3-醇、2,3-丁二醇、糠醇、苯乙醇、乙酸乙酯、丙酸乙酯、苯乙酸乙酯、乙酸、丙酸、2-甲基丙酸、糠醛、苯甲醛、苯酚和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4)丹阳黄酒经过300、400和500MPa处理20min后黄酒的香气种类增加,且异丁醇、异戊醇、2,3-丁二醇、苯乙醇、丙酸乙酯、乙酸乙酯和苯乙酸乙酯等成分的含量增加,乙酸和戊酸含量明显减少,对酮类和酚类等没有明显影响。(5)丹阳黄酒经过400MPa、20min处理其香气成分变化最明显,醇类中的异丁醇、异戊醇、2,3-丁二醇和苯乙醇的含量分别增加了20.1%、6.7%、84.2%和44.8%,酯类总量提高了93.2%,乙醛含量减少54.9%,该结果与400MPa、20min处理黄酒的感官评价最好的结论是相符的。合理的超高压处理条件能较好地保留黄酒的香气,并改善黄酒感官品质,使其口感更加鲜美、爽口、醇厚和协调。(6)丹阳黄酒中有机酸成分主要是乳酸、酮戊二酸、乙酸和酒石酸,其次是琥珀酸和丙酮酸,含量较低的是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经过高压处理后,有机酸含量增加的有酒石酸、草酸、苹果酸和乙酸,有机酸含量减少的有丙酮酸、酮戊二酸、乳酸、柠檬酸和琥珀酸。(7)通过对明胶、蛋清粉、PVPP和DHJ101等澄清剂处理黄酒后浊度值分析比较,DHJ101较适合丹阳黄酒的澄清,且经过超高压处理可提高黄酒稳定性。
其他文献
诠释了保健酒的含义并作消费者分析和营销策略分析,以便为保健酒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指导。
微囊藻毒素是由淡水蓝绿藻产生的一类最常见的环肽肝毒素,对动物及人类健康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本研究对样品提取、固相萃取、色谱和质谱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同时检测7种
网购读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实体书店仍有自身优势。新华书店在对读者的争夺中失利,与许多制度性的约束和创新激励机制欠缺有关。如何将体制性资源转化为经营优势,是许多垄
在实验条件下通过振荡平衡吸附法研究了β-CD对2-氨基-4-氯苯并噻唑(BZA)在两种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β-CD对BZA在南京黄棕壤中的吸附有增强作用;而对BZA在黑龙
<正>我在班上是班长,有时候会因为工作与同学起争执。比如,下个月学校要举办文艺节,我们班准备演话剧,最近正在紧张地排练。排练时间大多由我说了算。上周三,同学W说放学后他
期刊
遗产地文物本体巡查是文物保护及保养的基础。基于当前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现有巡查工作,本文从莫高窟文物本体巡查制度、实施细则等制度的建立入手,结合莫高窟文物
低聚乳果糖(O-β-D-galactopyranosyl-(1→2)-β-D-fructofuranoside)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具有一系列的生理功能,如低热量,难消化、促进双歧杆菌增殖,抑制致病菌产生、抗龋齿
笔者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利用、网络社区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和需求情况专门调查后发现,要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加大专题宣传,创新教育
高含水油田开发进入后期,剩余油的开采难度系数增大,为了提高油田的开采程度,分析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是非常必要的。采取最佳的控制措施,保证剩余油的开采效率,达到油田开发的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和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要致病菌。本研究针对传统检测方法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