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控制合成纳米材料形貌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uf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溶剂在无机纳米材料的合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论文将离子液体的分子特征与材料表面结构特点相结合,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辅助计算,分析得出离子液体在纳米材料合成中可与晶体表面形成氢键及静电作用。离子液体与晶面的这种相互作用改变了正在生长中的纳米晶的表面化学,从而实现了对形貌和微观结构的调控。本论文以离子液体控制TiO2形貌为研究主体,采用第一性原理DFT计算,系统地考察了离子液体与TiO2表面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基于DFT计算的表面能和Wulff定律,得出了离子液体生长环境对纳米材料的形貌影响的因素及其形貌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几何匹配与离子液体选择性吸附的微观联系和规律,提出了几何匹配原则。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结合周期平板模型,通过密度泛函计算模拟离子液体[Emim]Br在Ti02低指数晶面上的吸附情况,以此来研究离子液体环境对TiO2纳米晶形貌的影响。发现离子液体[Emim]Br优先选择吸附在金红石的(110)面和锐钛矿的(101)面。吸附的离子液体能有效的改变TiO2纳米晶的表面能,使得晶面间的表面能差距明显增大,特别是锐钛矿(101)和(001)之间,以及金红石(110)和(001)之间。这一变化增加了锐钛矿(100)晶面的暴露比例,增加了金红石纳米晶的长径比。这一计算结果已经得到了我们的实验验证。(2)利用DFT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离子液体与晶面的匹配程度对离子液体吸附选择性的影响。首先对一种典型的离子液体[Emim]Br在Ti02表面的吸附做了详细的计算,得到离子液体的最稳定吸附状态。通过吸附热与结构参数比较发现,离子液体[Emim]Br的吸附强度与几何匹配程度存在着一致性。通过该匹配关系选择氨基离子液体辅助成功合成了一维ZnO纳米线。由此得到了一个具有普适的规律:离子液体的几何结构与晶面参数的匹配将有助于我们判断其吸附的选择性。这一几何匹配原则为导向合成纳米材料提供了一个新方法。(3)利用离子液体辅助水热方法合成形貌可控的ZnO纳米环并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简单的水热反应体系,通过选用离子液体[C3mim]Br作为结构导向剂,在适当的pH值、反应温度等条件配合下,成功合成了ZnO纳米环,并且实现了ZnO纳米环产物的长径比可控。结合第一性原理DFT辅助计算,对纳米环的形成机理和[C3mim] Br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给出了详细的阐述。纳米环的形成主要源于离子液体[C3mim]Br对ZnO侧面(10-10)的保护作用以及(000-1)晶面上较高的缺陷密度导致该面腐蚀较快而消失,从而形成环状结构。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自测血压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参加体检的207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南通市高血压患者家中血压计拥有率为58.9%;27.1%(56例)高
<正>上海五岸传播有限公司是上海广播电视台(SMG)旗下专门从事版权节目销售和输出的全资子公司。五岸传播自2004年成立以来,主要销售SMG旗下13家专业电视频道和10套广播频率
税权的配置与运行状况是一个国家税收法律制度优劣的基本标志。税权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国家权力资源 ,应当通过立法进行有效的配置和制约 ,以实现其良好的效益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的效果。方法随机在本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间约为2016年1—12月,随机将
本文主要围绕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外发达地区近年来在BIM应用方面的研究内容及其变化特征,从BIM理论体系的完善、与新技术的集成、跨领域应用三个方面
笔者用清代名医陈士铎《辩证录》中的散偏汤加味,辩证分型,治疗偏头痛患者82例,结果痊愈49例,有效2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2.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与血小板活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无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58例和健康人25例。在糖尿病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值分为2
为了防止食品在加工过程中被润滑剂污染,用于与食品有偶然接触场合的润滑剂必须使用食品级润滑剂。综述了国内外食品级润滑剂的情况,这些食品级润滑剂大都在美国卫生基金会进
<正>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传播快,起病急,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我国卫生部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
会议
该文论述了鲍斯所提出的存在分析人文科学观及其人性观基础,并且以鲍斯的视角批判了当代盛行于医学和心理学领域中的自然科学观。较为细致地介绍了鲍斯和海德格尔所提出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