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发生着变化。长期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开始向城镇进军,尝试转变生产方式,开始接触城镇的工商服务业。但是在农民进城创业的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户。此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慎重稳妥地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融资,将在县、乡两级设立产权流转交易平台。这一政策的提出激活了农村封存已久的产权,为农村带来的庞大的资金流入,唤醒农村沉睡资本,在满足农户对资金需求的同时,也作为缓解对农民财产权利的不当限制、发挥农户资产增值潜力的制度信号。真正地实现“还权于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本文以贵州省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县之一的金沙县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浙江省、四川省、安徽省以及福建省试点地区农房抵押贷款的运行模式,找出每一个试点地区农房抵押贷款运行模式的特点。然后通过对金沙县比较具有代表性的4镇6村的实地调研,了解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紧接着根据农房抵押贷款工作中的产权确认、农房价值评估、农房产权流转、农房处置、风险控制等过程,分析上述试点地区运行模式对金沙县的实际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之上结合金沙县地区经济特点,试图为金沙县探索出一个合理有效的运行模式——“五位一体”模式。其中“一体”代表农户,处于模式的中心位置,“五位”代表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以及农户的情感关系网。政府在农房抵押过程中主要承担制定和执行政策、方案,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引导农户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试点工作的职责。银行主要负责对农户放款,担保公司负责对农房抵押贷款提供担保,农户的情感关系网主要是与农户联户联保,并且给农户提供最后的居住保障。最后对“五位一体”模式的具体思路和实施方案进行说明。通过对该模式的规划和设计,以求对金沙县有关部门开展试点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帮助广大农户快速、高效的办理农房抵押贷款融资,解决农村长期存在的融资难题,为农户盘活原始资金,帮助农户走上发家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