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油茶籽多糖的分离纯化,选取120min的浸提时间,50℃的浸提温度,1:3的料液比,并采用乙醇沉淀、Sevag法对得到的油茶籽多糖粗品进行脱蛋白,再通过DEAE-纤维素柱、SephadexG-100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三种类型的油茶籽多糖(CPSⅠ、CPSⅡ、CPSⅢ)。油茶籽多糖样品的水溶液在紫外-可见光260nm(核酸)和280nm(蛋白质)处无明显吸收,但在190nm到210nm之间有多糖特征吸收峰。通过柱层析标准样品分析,可以推断CPSⅠ的分子量大约为256035,CPSⅡ的分子量大约为10290.3,CPSⅢ的分子量大约为3590.00。借助薄层色谱,可以初步推断CPSⅠ由半乳糖和木糖组成;CPSⅡ由果糖和木糖,以及另一种不明的单糖组成;CPSⅢ由半乳糖组成。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推测CPSⅠ可能是含有磷酸基团的多糖;CPSⅡ和CPSⅢ都含有醇基团,且CPSⅡ中的一元醇、二元醇的含量比CPSIII高,CPSII和CPSⅢ都含有α糖苷键和?糖苷键。对不同组别的高血脂小鼠分别给予相应的油茶籽多糖腹腔注射,测定小鼠的TC,结果表明CPSⅠ降脂效果最好。然后对不同组别的高血脂小鼠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CPSⅠ腹腔注射,分别测定小鼠的T-CHO,HDL-C,LDL-C和HMG-COA还原酶活性活性以及粪便中粪固醇含量,并与空白组,阳性对照组,高脂组和只注射多糖组做比较研究,以此探究CPSⅠ降血脂的机制。高剂量组,中剂量组T-CHO,LDL-C与高脂组相比降低显著,但无提高HDL-C的作用;并且高剂量组粪固醇含量相对于空白组差异显著。以上结果表明,CPSⅠ的降脂机理是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外源性吸收,使胆固醇直接排出体外,来降低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