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关注与视觉传播——以上海世博会国家馆建筑形象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cool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视觉形象席卷全球,人们在享受“读图时代”所带来的资讯便捷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注意力资源争夺。在视觉传播中,形象是信息的视觉载体,关注是受众对信息的主动获取,两者的连接,开启了视觉信息在传播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过程,并对受众的认知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对形象关注与视觉传播的作用机制有一番系统性地认识,本课题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传播学与心理学知识,提出了“视觉传播认知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发现,视觉传播中的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由关注引发的信息传播问题,和由认知反映出的受众接受问题。为了使研究更具现实意义,本课题结合多种定性定量研究方法,选择“上海世博会国家馆建筑形象”作为实证案例,从整体和个案两个层次,对视觉传播的核心问题展开研究。   整体研究主要从上海世博会国家馆建筑形象的分类入手,将国家馆依建筑风格分类为现代几何型、实体仿生型、民俗附着型、立面装饰型和环境开放型,通过问卷调查与眼动实验,探讨怎样的建筑形象能够引起受众关注。个案研究主要针对中国馆、英国馆和日本馆,这三个国家馆建筑形象,探讨传者的意图是否与观众的认知结果相一致。前者注重形象对于受众关注的刺激作用,后者则分别从颜色和感知、符号和功能、个性与气质,这三个维度给出受众认知实践的反馈。两方面的实证研究,由表及里,深入探讨了视觉传播中的关注行为,并指出传播效果的产生是由一系列复杂的认知判断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到多个环节。   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研究的现实意义,对国家形象的传播给出了相关建议,认为就目前的传播环境而言,国家形象的传播并不是传而必达、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跨越思想、观念等各方面的问题,在进行视觉编码时,就重视受众的主导地位,积极借力关注效应,鼓励符号创新,树立起循环发展的传播意识,从而促进中国国家形象在国家竞争视野下的时代转型。  
其他文献
《光明日报》网和《纽约时报》网科技新闻在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风格。本文以《光明日报》网和《纽约时报》网在2010年度诺贝尔奖颁发期间的科技新闻为例,用比较方法、统计方法
学位
1化学气泡敏化的乳化炸药压死现象的实验和数值计算研究(ShulinNie)本文研究了化学气泡敏化的乳化炸药的爆轰特性。研究工作包括钢管内爆轰实验和计算机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
安全带在建筑工程高处作业时应用非常广泛,而且非常重要。然而,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有的操作者只系在身上不用,或者使用不正确;有的安全带缺少配件,属于不合格产品;更有甚者
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在著名的中形容滕王阁的景色时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谁又能料到,过了1 300年,这"秋水共长天一色"竟在讨论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天花板设
期刊
学位
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媒介形态,时政类新闻期刊不论从新闻传播史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当今传媒生态的角度来看,都是新闻传媒格局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它与其他新闻传媒一起,
近闻,湖南省岳阳市制定颁布了《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有错与无为问责办法》,其中指出:“有错是过,无为也是过;有错要问责,无为也要问责。”并就追究“无为责任”作了13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