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师生课堂沟通现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课堂沟通有效与否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随着我们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深化认识,我们也更深刻地了解到师生交流对于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意义。在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导下,高校展开的大学英语改革和大学英语示范点项目建设中,一种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得到应用。但是在全新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仍然存在问题,教师仍处于控制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课堂出现师生沟通障碍,无法实现教学相长,也大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积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对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动态过程进行研究。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师生沟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大学英语课堂的新特点,运用传播学中的交流模式对如今大学英语课堂师生沟通的机制进行探讨,试图对大学英语课堂师生沟通的内涵进行界定;然后,从课堂师生沟通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两方面进行调研,了解目前大学英语课堂师生沟通现状,并将实证研究的数据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探讨大学英语课堂师生交流中的问题所在;最后提出了相关策略以期促进课堂师生沟通。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主要对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的30名英语教师和该校90名大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和研究了大学英语师生课堂交流的情况。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要有相互沟通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过程动态化,才能使课堂交流的人为因素得到凸显,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因此,对课堂沟通的研究,是当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因而具有比较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宗教”一词的定义,在西方宗教学理论中有几百种不同的版本,但本文所指的“宗教”,仅考虑中国语境,即指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和中国化了的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凭借葛洪、陆
民族高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而创立的社会主义新型高等院校,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而民族高校研究生又是民族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关
本文从探究仪式含义作为文章的出发点,在第一章阐明仪式的概念。首先对“仪式”进行词源学探究和分析,并在仪式定义综述的基础上给仪式下定义,认为仪式是由一系列象征符号聚合而
中国战争题材电影中的许多经典作品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的宝贵财富,值得珍惜。然而,今天的人们关于这些经典战争作品的记忆已经逐渐淡漠,而新的具有时代思考价值的作品却迟迟
<正>(一)引言决策是组织中最为复杂和最具有政治色彩的活动,也是组织中最为重要的活动。虽然最基本的政策都是由选举的官员作出,但是行政人员关于项目实施、人员管理和预算分
以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为目的的农地流转能否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让人顾虑。本文以中国30个省份为数据分析对象,通过线性回归模型、SLM、SEM选择,对6个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
大学既是学术组织,又是行政组织,双重属性给大学管理带来难度。对大学管理既不能完全按照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也不能完全按照科层管理组织的理念来管理。实行“教授治学
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巨大挑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需要进行深刻的变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理念,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的高等学校中基本得以确立。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中国的高等学校中,有了以教育学为专业的教授。近代是中国教育学科发展史上
miRNAs(micro RNAs)是一类长约22 nt,参与mRNA转录后调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作为基因表达的关键调控因子,其参与了各类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机体的生长发育等多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