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滤膜系统(FP)和气质联用研究上海市大气中羰基化合物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zy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对大气灰霾的贡献是当前大气化学的研究热点。羰基化合物在大气中通过一系列的自由基、非自由基的光氧化和异相反应,可以直接或间接生成SOA。然而,由于大气中羰基化合物的浓度较低(ppb级或低于ppb级),并且具有较强的极性、挥发性和反应活性,在采样和分析过程中容易挥发、分解或者氧化。因此,羰基化合物的研究方法一直是具有挑战性的难题。目前人们对气相羰基化合物的研究较多,但对于气相和颗粒相羰基化合物的同时检测研究还较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环形溶蚀器-滤膜系统(annular denuder-filter pack system,AD-FP)来研究采集气相和颗粒相中的羰基化合物。本课题组也建立了利用涂布2,4-二硝基苯肼(DNPH)和邻-五氟苄基羟胺(PFBHA)的AD-FP系统研究气相和颗粒相羰基化合物的方法,但AD-FP采集系统具有一定的缺点,如采样前环形溶蚀器的处理过程复杂、玻璃材质的溶蚀器很容易损坏、野外采样携带困难、以及价格昂贵等。本文通过对比涂布PFBHA的环形溶蚀器-滤膜系统(AD-FP)、滤膜系统(FP)和小流量PM2.5采样器的采集效率,最终选择了滤膜系统(FP)研究上海市宝山区大气中气相和颗粒相羰基化合物。FP系统操作简便,更适合野外采样。采集后的样品用正己烷洗脱,氮吹浓缩后GC/MS分析,标样中13种单羰基化合物和2种二羰基化合物(乙二醛和甲基乙二醛)在谱图上都实现较好分离。FP系统的回收率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在79.3%~100%,单层滤膜的收集效率在75%~89%,总收集效率都在94%以上。本实验对滤膜系统(FP)的优化结果为:衍生剂PFBHA涂布量为12μmol,采样流速为4 L?min-1,采样时间4 h时,对羰基化合物的采集效率达到最佳。为探究大气中羰基化合物的浓度水平及变化规律,利用FP系统对上海市大气中的羰基化合物进行研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分析了大气中羰基化合物浓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气相-颗粒相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上海市大气中15种目标化合物均能检测到,包括13种单羰基化合物和2种二羰基化合物;2)上海大气中羰基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气相羰基化合物的浓度在中午达到最大值,颗粒相则相反;夏季羰基化合物的总浓度(33.8±15.9μg?m-3)显著高于冬季和春季(分别为10.5±5.0和14.0±7.0μg?m-3);3)羰基化合物的气-粒分配规律表现为与温度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本研究表明,FP系统可替代AD-FP(环形溶蚀器-滤膜系统)同时采集大气中气相和颗粒相中的羰基化合物,易于携带,为羰基化合物的野外观测提供便利。
其他文献
<正> 突发性耳聋是一较常见的特殊类型的感觉神经性聋,起病急遽,为耳科急症。对本病的病因及治疗,国内外报道颇多,但尚无公认的有效治法。为此,本文选择了突发性耳聋,作为研
宿舍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课堂。大一新生刚刚入校,良好的宿舍管理规范可以对新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作
音乐课教学中,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下进行导入式教学是音乐课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有吸引力的精彩导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能使教学效果提高。通过对问
目的探讨脑缺血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变化。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肺损伤组,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堵塞脑缺血肺损伤模型。脑缺血后24h取肺组
在足球运动职业化以及商业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应当及时改进和创新。本文先对目前高校足球教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改革创新,
目的运用Meta分析软件,探讨胫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深层感染的疗效。方法通过MEDLINE、PUBMED、EMBASE、WOS检索2000~2015年相关文献,采用Jadad评分评估所涉及
我国民法典规定肖像权的侵权构成一向要求必须“以营利为目的”,但“以营利为目的”使许多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如侮辱性使用他人肖像)无法受到惩处,不能全面的保护公民的肖像权
保障教职工权益是高校工会组织的基本任务。文章首先分析了精准帮扶机制下高校工会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其次总结了当前高校工会教职工权益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精准扶
第一部分:频谱分析定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关键基质[研究背景]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的效果仍不理想,需要进一步阐明其发生和维持的机制以指导消融策略的改进。本研究采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贫困治理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八七"扶贫攻坚、综合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攻坚等阶段,实现了由"政府包揽"到"多元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