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jia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的加快,金融风险急剧增大,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成为各国金融管理当局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国际金融监管模式为研究对象,首先总结了国际主流金融监管模式的分类及其利弊。之后分别对各监管模式的主要代表国家的监管模式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对各国多年来金融监管实践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得出国际金融监管模式变迁的一般规律:金融监管模式正沿着从统一监管模式到分业监管模式后又向相对统一的监管模式、从机构性监管到功能性监管到目标性监管的规律发展,以及各国在金融监管模式选择上存在的共性。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金融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认为现阶段的当务之急是加强“一行三会”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之后可以参考美国的伞形监管模式作为过渡模式,建立位于“三会”之上的金融监管部门负责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最后,将“三会”撤消、重组完成统一金融监管模式的转化。
其他文献
科技兴国是国家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在我国的科技发展中,财政资金的支持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财政R&D支出绩效评价作为财政科技投资效益分析的手段,承担着管理财政资金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任务。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长期低迷和国内不断深化改革的经济局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对有限财政R&D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有助于强化资金使用单位的责任,使其更加合理地分配财政R&D支出结构,具有
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房地产价格,其变化因素一直是该行业理论及实证研究的重点。因此,分析房地产
对外贸易作为国际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反映了国际分工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然而,不顾环境
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预示着经济由生产要素拉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的趋势,技术优势影响未来国际分工。当前国内产业结构亟需升级与转型,国内自主创新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