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辅导员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语言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媒介和工具,也是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武器。艺术的语言能够帮助学生在教育中认识自我、接受自我、增强自尊、改善关系、影响行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接受,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由于辅导员对语言艺术的重视还不够,对语言艺术的运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疏离感甚至逆反情绪。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也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实效性、针对性、凝聚力和吸引力就必须提高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语言艺术。本文把大学生对语言的接受作为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语言艺术的目标,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语言艺术原则和具体要求,以期对现实的辅导员工作实践有所启发和借鉴。 本文从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分四个部分对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语言艺术进行了一定层次与程度的探讨。第一部分绪论,简要分析了论题的来源、论题的研究现状、论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在第二部分分析了语言艺术在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价值以及辅导员语言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阐述了辅导员运用语言艺术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探讨了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语言艺术运用的目标、原则和要求,提出应该把受众即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接受作为语言艺术运用的目标并分析了以接受为目标的语言艺术运用的原则和要求。第四部分总体论述了提高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语言艺术的主要途径,即一是提高语言艺术主体的综合素质;二是要重视语言艺术客体即大学生的需要心理、认知和情感以及兴趣等影响大学生对语言艺术接受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