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果皮表儿茶素合成酶(ANR)在果皮褐变底物积累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WorkFl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是我国在国际水果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水果之一。荔枝果实采后果皮极易褐变,导致保质期变短,是降低荔枝果实商品价值的主要因素。尽管国内外对荔枝果皮褐变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未能提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研究从荔枝果皮中克隆了表儿茶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即花色素还原酶(Anthocyanidin Reductase,ANR)。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基因回补拟南芥ANR缺失突变体(ban),验证了荔枝表儿茶素合成基因(LcANR1)在果皮褐变底物积累中的功能;分析了原核表达LcANR1融合蛋白的活性;分析了荔枝果皮中ANR基因的表达,并测定原花青素单体及寡聚体的含量。研究内容对深入理解ANR在果皮褐变底物积累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荔枝LcANR的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本文从荔枝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到了5个ANR基因,分别为ANR1/2/3/4/5,采用RT-PCR法从果皮中克隆ANR转录本并连接至T载体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ANR1和ANR2基因的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ANR1、ANR2和ANR3蛋白的三维结构相似,具有NADH结合结构域和ANR家族特有的三个催化位点。测序结果发现,除ANR1和ANR2转录本外,其他3个ANR转录本均提前终止了蛋白质翻译。推测荔枝果皮中可能只存在2个具有功能的ANR基因(ANR1和ANR2),本文主要研究ANR1的功能。序列分析表明ANR1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011 bp,编码336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约为36.4 k D。2.拟南芥遗传转化体系验证荔枝LcANR1功能。利用遗传转化手段,将LcANR1基因在拟南芥ban突变体中过表达,获得T2代转基因纯合体(35SLcANR1/ban),然后通过DMACA染色方法对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进行染色。结果表明,35SLcANR1/ban种子恢复了与野生型拟南芥种子相同的表型,而过表达GFP的突变体则与突变体ban的表型相同,表明LcANR1基因回补了ban的功能,恢复了拟南芥突变体ban的表儿茶素生物合成。3.原核表达荔枝LcANR1的酶活力分析。通过纯化原核表达LcANR1-6XHis,该融合蛋白经SDS-PAGE电泳及质谱检测,表明目标蛋白表达与纯化成功。以矢车菊素(CYA)为底物,NADPH为辅酶,对LcANR1融合蛋白进行酶活性的体外检测,分光光度检测法表明:反应后花色素含量明显减少;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体外反应产物,结果发现反应产物中有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的产生,表明LcANR1编码的酶在辅酶NADPH作用下能催化CYA生成EC。4.荔枝LcANR1的亚细胞定位。利用瞬时表达的方法,将与GFP融合的LcANR1基因的ORF插入瞬时表达载体(p YL322-N-GFP),并转化拟南芥幼苗的原生质体中。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LcANR1-GFP绿色荧光与叶绿素荧光的非共定位,表明LcANR1可能位于细胞质。5.淮枝果皮中原花青素的检测提取淮枝(L.Chinensis.cv.Huaizhi)花后与采后褐变六个时期果皮中的可提取多酚(EPP),利用HPLC检测到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表儿茶素(EC)及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Cyanidin-3-O-rutinoside,Cy3R)等多种原花青素单体、低聚物和花色素苷的含量变化,发现这些原花青素的含量随着果实发育的进程,含量下降,在花后30天含量最高。这些物质在淮枝采后过程中,果皮的含量也是随着果皮褐变程度的加深而降低,与果皮褐变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6.LcANR1基因在淮枝果皮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到LcANR1基因在淮枝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LcANR1基因随着果实发育时期逐渐下降,与果皮中EC的积累模式相符,在淮枝花后30天表达量最高,在淮枝果实成熟期(全红期)表达量较低,表明LcANR1基因表达与表儿茶素积累呈高度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围绕解析函数空间上复合算子的相关成果展开研究,得出了两种Dirichlet空间中复合算子的可逆性与Fredholm性的充要条件,其一为复平面内一般域上的Dirichlet空间,其二为带测度权Dirichlet空间。全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章,主要对复合算子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第二章,简要介绍几种空间上复合算子的有关概念及结论;第三章,首先给出了一般域上Dirichlet空间的定义以及
学位
广陈皮(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 Chachiensis)是特指产于广东江门市新会区的陈皮,其药材质量胜于其它产地,新会地区是广陈皮药材的道地产区。广陈皮化学成分复杂,活性物质丰富,且受环境影响极大。即使是同一味药材,因为不同产地气候和环境因素不同,蕴育出来的药材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均有不同,从而造成药材质量和疗效有差异。为了探讨不同产地环境对广陈皮药材品种的影响,本
学位
随着我国城镇化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非农就业人口逐渐增多,农户兼业化经营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新常态。农户兼业化经营会引起农村劳动力外移,进而造成农村务农劳动力数量不足,给粮食生产带来负面影响。然而,农户兼业化经营的收入效应又可以支撑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投入更多的资金,农户可以利用非农收入购买种子、化肥等提高粮食产量,购买农机、农具等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农户兼业是否会引起农业生产减产,目前还存在较大
学位
在代数图论中,确定不同图类中拓扑指数(图谱)的极值结论是被广泛研究的一个课题.通过对已有文献结论的比较,发现很多拓扑指数(图谱)的极值研究结果相同或类似.因此,用统一的方法研究拓扑指数(图谱)的极值结论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利用优超定理,分别确定树,单圈图,双圈图中给定顶点数,悬挂点数,最大度,独立数,匹配数和控制数时若干拓扑指数的统一极值以及相应的统一极图.
学位
山梅花族(Philadelpheae)隶属于绣球花科(Hydrangeaceae),含6属,以山梅花属(Philadelphus L.)、溲疏属(Deutzia Thunb.)为核心类群,连同4个单种或寡种属,包括黄山梅属(Kirengeshoma Yatabe.)、木银莲属(Carpenteria Torr.)、沙黛梅属(Fendlerella(Greene)A.Heller.)和林黛梅属(Wh
学位
土地数据库的准确性,尤其是耕地质量数据库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是进行耕地质量评价和土地退化评估的首要前提,耕地质量数据库的错误检查是保证这些耕地质量数据库准确性和规范性的关键环节。近年来耕地问题频生,土壤污染、水土流失、有机质含量下降、吃肥持肥能力下降等现象仍在大面积增长,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物质供给和生存发展。耕地质量评价作为耕地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其评价结果将直接影响国家和政府对耕地现状的判断和
学位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中的建筑物也在不断的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为了更好的进行城市的建设和规划,需精确、及时的掌握建筑物的改变变化信息。建筑物是城市、村庄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实现对建筑物的有效识别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目前的遥感技术对建筑物难以实现高精度的提取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引入红色边缘波段规则的面向对象和基于样本的面向对象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城市建筑物信息。以广州
学位
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及其恢复性(Rf)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遗传基础。目前,水稻(Oryza sativa)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wild-abortive type CMS,CMS-WA)及恢复系统在杂交水稻生产应用中最为广泛。其中,恢复基因Rf4已经被分子克隆,它编码PPR9(Pentatricopeptide repeat protei
学位
草酸作为一种二元酸,存在于多种高等植物中。植物中的草酸已被证明在植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其不但可平衡细胞内硝酸还原过程产生的大量OH-、保持细胞内p H的平衡,还能可逆地结合钙离子形成草酸钙来调节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此外,草酸还与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关。已知微生物中存在由草酰辅酶A合成酶(Oxalyl-Co A Synthetase,OCS)参与的不同的草酸降解途径,但这些途径是否存在于植物中尚不十
学位
蕨类植物是第二大维管植物类群,全球现有一万多种。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蕨类植物的研究也逐渐从生态学与形态学转移到分子层面。蕨类的系统发育、分子进化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也在不断展开与推进,而且较多研究集中在叶绿体基因组方面。叶绿体基因组具有基因组小、拷贝数高、结构保守等特点,是进行相关研究的理想材料。膜蕨是薄囊蕨基部类群中物种最丰富的类群。但是目前对它开展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膜蕨目(Hy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