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ianyu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词是语言接触和文化接触的的产物。借词是在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词汇成分。不同语言相互吸收借词主要是在文化接触、语言接触过程中发生的。吉尔吉斯语在历史上和俄语发生高强度的密切接触,俄语对吉尔吉斯产生深层次影响。本文以语言接触理论为基础。从共时的角度,运用吉俄语对比的方法,田野调查的方法,并通过语料库的使用,将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主要分绪论及六章,总共分七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吉俄语言接触的历史、特点及结果进行了综述。论文指出:1917年至1991年间的吉俄民族的“亲密接触”是吉俄民族语言接触最频繁的阶段。吉俄语言接触具有强制性、爆发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俄语对吉尔吉斯语的影响渗透到所有层面(音系、词汇和形态等)。在此基础上,论文介绍了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概述,主要介绍了借词的概念、俄语借词的借入方式、历史层级以及产生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等。第二章详细描写了吉尔吉斯语和俄语的语音特点,系统分析了俄语借词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语音演变。研究表明,十月革命前和十月革命初期的俄语借词具有保守性、不稳定性的特点;十月革命以后至苏联解体以前的俄语借词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由于俄语的干扰,吉尔吉斯语的元音和谐律被破坏,具有逐渐退化的趋势。第三章着重分析了俄语借词对吉尔吉斯语词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俄语借词的词汇特点。首先,由于俄语借词具有国际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极大地丰富了吉尔吉斯语词汇,很多俄语借词已经成为吉尔吉斯语基本词汇。其次,吉尔吉斯共和国独立以后,随着吉尔吉斯人民族意识的增强,吉尔吉斯人对俄语借词的语言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苏联时期的俄语借词已经具有否定意。第四章分析了吉尔吉斯语中俄语借词的形态特点。从构词方面来看,俄语借词具有能产性和派生性的特点,大量俄语借词通过吉尔吉斯语的附加成分将其加以改造,使之符合吉尔吉斯语的语法结构和构词规律。第五章主要探讨俄语借词的发展趋势。吉尔吉斯共和国独立以后,吉尔吉斯语成为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国语。语言作为民族的特征之一,是民族认同的标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量俄语借词被吉尔吉斯本民族语言所代替。此外,由于吉尔吉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实行国语政策引起很多俄罗斯人的不满。政府为了解决民族矛盾,宣布俄语为“官方语言”。目前在吉尔吉斯共和国出现了吉尔吉斯语语和俄语双语和谐发展的趋势。第六章综合论述了俄罗斯文化对吉尔吉斯文化的影响。从1863年到1991年苏联解体,在吉俄密切接触的的一百多年历程中,俄罗斯文化对吉尔吉斯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总体上来讲,一方面是非常积极和进步的。因为推广交际语—俄语使更多的吉尔吉斯人接触到了更加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发展;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由于沙俄和前苏联时期实行的民族政策和语言政策,吉尔吉斯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吉尔吉斯民族文化的复兴是当前摆在吉尔吉斯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其他文献
1 引言变频器从19世纪80年代在中国推出以后,在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频器的广泛应用主要得益于其优良
阐述了重整加氢DCS的改造原因及改造的主要内容;着重介绍了新系统的软、硬件及主要控制方案的改进。并且分析了原MOD300系统中机组K-201联锁保护没能实现的原因。在新系统中
第一日,盛夏的午后,阳光洒在澄澈的海面上,泛着粼粼波光。沈熙站在船头,随着这艘“南海”号帆船在大海上缓缓地行驶,她不由得蹙起了眉。今天是他们老古研究所出海探寻古沉船
针对输入更新频率和输出采样频率不同的多频预测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多频预测控制方法和单频预测控制方法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仿真结
针对风关控制阀,提出在控制回路中增加反相单元,并深入分析其使用原理,从而消除风关阀和风开阀在操作上的不同,提高控制系统的易操作性和生产装置的安全性.并介绍了两种分散
为隆重庆祝建厂60周年.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凝聚人心,再铸辉煌.2012年7月2日.在一片喜庆而热闹的气氛中.“北人”迎来了建厂60周年庆典。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原国家经贸委副
八年前,东北的寒冬里. 从雅思考场到打印店,从体检站到认证处,整个冬天,我一直在行走,走到光秃秃的草地变成泥泞的冰雪地,雪地靴里的袜子也走湿了,我站在某个机构的前台,对趾
倭寇问题兴起于元代,兴盛并贯穿于明朝,对明朝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文学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学,对于有明一朝的重大边患事件的反
人体建模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像参数的智能化三维处理,再现了人体组织的特征,大幅度提高了当代医学对人体的研究速度,并在3D打印、医学三维动画、医学模拟仿真等医学相关领域都有长足的贡献,对医学研究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人体建模技术,对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标准男性头骨建模过程为例,总结了该技术的具体应用,旨在为该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目的分析颅骨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表现,旨在为临床定位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我院临床确诊的颅骨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29例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