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k2选择性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al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olo样激酶(Polo-like kinases,Plk)是一类高度保守的丝/苏氨酸激酶,包含有5种亚型(Plk1-5),其中Plk1因其与癌症的高度相关性被广泛研究。目前已有多个Plk1的抑制剂进入到临床研究阶段,包括BI 2536、BI 6727和GSK 461364等。Plk2与Plk1高度同源,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个潜在的癌症治疗靶点。且目前研究表明,Plk2是磷酸化苏氨酸129突触核蛋白聚集的主要贡献者,是潜在的治疗帕金森氏症和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靶点。但到目前为止,很少有高选择性的Plk2选择性抑制剂。为了获得高活性以及高选择性的Plk2抑制剂,本课题利用基于结构的药物分子设计策略,针对Plk1、Plk2和Plk3氨基酸残基的差别,以四氢蝶啶为骨架,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作用于Plk2的赖氨酸86和络氨酸161等氨基酸残基的一系列化合物。同时对化合物进行了Plk1-Plk3的激酶抑制活性测试,以及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测试,筛选出多个高活性的结构新颖的Plk2选择性抑制剂,例如C12(IC50=4.88nM),其对Plk1与Plk3的选择性指数分别达到了12.57和910.06,与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BI 2536以及BI 6727等Plk1抑制剂相比,其对Plk2的选择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癌细胞增殖抑制实验中,本课题所得化合物也都达到了纳摩尔的级别。所获得的结果为进一步得到选择性以及活性更好的Plk2抑制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亦能够为以Plk2为靶点的抗癌研究、探索Plk2的更多生物学功能以及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提供极好的分子探针。
其他文献
为简化废旧混凝土的循环利用过程,课题组前期提出了直接采用大尺度废旧混凝土块体的思想,并对再生块体混凝土及其构件的力学性能和抗灾性能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
三元层状碳化物Ti3SiC2,其结构属于六方晶系,兼具金属和陶瓷的特性,具有很多优良性能。迄今为止,主要制备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法、常
本文致力于MxOy/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机理研究。首先通过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钛,再采用涂敷法制成二氧化钛薄膜,最后采用溶胶凝胶法将另一种金属氧化膜与基底二氧化钛进行
当金属纳米多层膜调制周期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超模量效应,然而其有限的韧性限制了应用。研究表明获得异构金属纳米多层膜的共格界面能够同时提高多层膜强度和韧性。课题
自从导电高分子材料被发现以来,共轭聚合物就以其独特的光电性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开发用于制备功能共轭高分子的新型聚合反应也因此变得至关重要。炔类单体由于其独特的价键
本论文以区域地质认识为指导,结合地震、测井以及相关地质资料,通过井震联合层位标定,确立地震层位解释方案,进而对研究区范围内上古生界地层进行地震层位解释。本次解释的层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钻井作业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富有挑战。在设计这种小误差要求的井的过程中需要创新性的钻井设计软件来解决钻井过程中所面临的瞬时变化,例如气侵。同时,需要使
海洋观测目的是通过各种观测工具获取海洋获取数据掌握海洋环境变化规律。水下滑翔器(Underwater Glider)作为新型自主式水下潜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具有能耗
近年来,癌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致死病。开发近红外光引导的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UCNPs)与半导体的核壳结构并将其用于针对肿瘤的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和化疗等多模态
随着大庆油田开发的不同时期,由实际情况出现了一些需求,经过一代代石油人的努力,逐步完善出一套针对于大庆油田开采需求的技术。但是,目前大庆油田地下油层小层数较多,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