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轨面堆焊组织及应力的调控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ming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钢轨轨面生锈造成的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现象会给铁路运输安全带来巨大的危害。针对我国具体国情,提出采用在钢轨轨面连续堆焊一定宽度不锈钢的方案。然而,轨面堆焊不仅会产生焊接残余应力,还会由于钢轨含碳量高,淬硬倾向大,焊后极易在热影响区内生成高碳马氏体组织,导致钢轨发生断裂,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对钢轨堆焊的组织与应力进行调控研究具有其必要性。  针对钢轨焊接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采用随焊动态感应加热的方法对轨面进行预热和焊后后热,实现消除焊接热影响区淬硬马氏体组织的目的;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SYSWELD对钢轨轨面堆焊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并基于模拟结果探讨了预热、后热、预热+后热三种工艺对焊接热循环参数的影响,预测焊后热影响区组织;采用超声冲击的方法调控轨面焊接残余应力,应用X射线应力测试对超声冲击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动态感应加热可以消除钢轨堆焊热影响区的马氏体组织。随着预热和后热温度的提高,马氏体组织消除的效果越加明显。当预热温度和后热温度分别为320℃和550℃时,可以避免热影响区内高硬度马氏体组织的形成。  SYSWELD有限元模拟软件对钢轨轨面堆焊温度场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可以为工程应用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提供指导和依据。  超声冲击能够有效的消除冲击区域附近的焊接残余拉应力,将表层残余拉应力值转变成有益的残余压应力值。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冲击附近区域的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并逐步达到最大值,之后继续增加冲击次数,压应力则呈下降趋势。采用全覆盖超声冲击工艺,冲击次数为8次后可以较好的消除钢轨轨面堆焊残余拉应力,引起的纵向残余压应力层为1.2mm,横向残余压应力层为1.6mm。
其他文献
场发射阴极是真空微电子器件的核心部件,为微电子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AlGaN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因为具有小或者负的电子亲和势,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被认为是一种很
老爸是个暴脾气,说话嗓门大.而且他在家中是“绝对权威”,稍不顺意,他就会吼起来.他的吼声震天,邻居们都听得见.小时候我们出门,时常会有邻居问:“谁又惹你爸生气了?”
期刊
我国低品位热能资源非常丰富,因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大量的低品位热能资源(余热/废热/可再生能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而被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极大地能源浪费,高效回收利用这些
该文采用KDC法制备了钛酸钾纤维、水热法制备了钛酸钡纤维和纳米粉,并发现直接采用水热法制得的钛酸钡为立方相,经1200℃灼烧后转变为四方盯结构.采用XRD、TEM和SEM对产物进
该文企图打破这种固定匹配的束缚,从而能分别控制电弧热和电弧力,使射滴过渡有更宽的电流区间,突破常规MIG/MAG焊的局限性.利用振动送丝产生不受电流决定的附加机械力来强迫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传统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显热负荷处理能力,基于固体吸附除湿材料发展的除湿空调具有良好的潜热负荷调节能力。本文通过将吸附干燥材料涂覆并固化于传统翅片换热器
金属间化合物β-NiAl具有较高的熔点、较低的密度、较高的杨氏模量以及较高的热导性和优良的抗高温氧化性能,长期以来倍受人们的关注.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向合金中添加活性元素(
粉煤灰在用作水泥混合材时,其颗粒形态和粒径分布的性能,对混凝土处于塑性时期是重要的.而粉煤灰化学成分(包括烧失量)和玻璃体含量对混凝土硬化时期是重要的.由于锅炉型式、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推动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稳步提高和社会的日益进步。我国矿产资源80%为共伴生矿,大量有价值资源存留于尾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