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间试验分别于2003—2004年度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和2004—2005年度在河北省藁城市高产大田进行。辛集试验供试小麦品种为强筋小麦白硬冬2号,探讨了中等地力水平上,不同基追比例和基肥种类对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藁城试验供试小麦品种为强筋小麦藁8901,探讨了高地力水平上,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和氮磷吸收利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高土壤肥力水平上,适量施用氮肥(≤150kg/hm~2)可以协调藁8901各产量构成因素水平,从而提高产量。但与不施氮肥相比,施用氮肥并未使产量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藁8901获得较高产量的施氮量范围是≤150kg/hm~2。在中等土壤肥力水平上,适当提高氮肥基肥比例、施用无机氮肥做基肥,均可提高小麦产量。 2.在高土壤肥力水平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和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藁8901获得较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的施氮量分别为0~240kg/hm~2、0~150kg/hm~2。在中等土壤肥力水平上,施用无机氮肥做基肥可以提高强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氮肥基追比例对蛋白质含量没有影响,但重施基肥可以提高蛋白质产量,这是由于重施基肥籽粒产量有所提高所致。 3.在高土壤肥力水平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籽粒的容重、沉降值、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均表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容重以最低施氮量(150kg/hm~2)达到最大,不施氮处理次之,但各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沉降值、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均以施氮量为240kg/hm~2时达到最大;吸水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施氮量由150kg/hm~2增至240kg/hm~2的过程中,各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表明,适量施氮有利于改善籽粒加工品质,但改善幅度有限,少施氮肥亦可达到强筋小麦品质要求。在中等土壤肥力水平上,氮肥基追比例及基肥种类对强筋小麦籽粒加工品质无显著影响。 4.在高土壤肥力条件下,适量施用氮肥有利于小麦对氮磷的吸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生育时期植株含氮量、全氮积累量、吸氮强度和开花后营养器官中氮素向籽粒中的转移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用氮肥,致使营养器官的氮素分配比例趋于增加,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中的氮素转移效率降低,且施氮处理的氮肥利用率都很低。适量施用氮肥可以促进小麦对磷素的吸收,但生理效率降低。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施氮量小于150kg/hm~2时,经济效果较佳。在中等土壤肥力水平上,施用无机氮肥做基肥、氮肥基追比例为6∶4的氮肥运筹方式有利于小麦生育后期对氮素的吸收、积累和运转,而且可以获得较高的氮肥利用率。 5.在高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量低于180kg/hm~2时硝态氮的积累较少,当施氮量增加至210kg/hm~2时,积累量开始大幅度增加,从控制土壤硝态氮积累考虑,冬小麦的适宜施氮量范围应控制在180kg/hm~2以下。 6.就氮肥运筹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和氮素的吸收利用综合来看,在高土壤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