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1/SHP-2催化活性域的底物特异性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2653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HP—1和SHP—2都属于非受体样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在细胞磷酸化调控的信号转导途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SHP—1和SHP—2在基因序列上有55%的同源性,SHP—1/SHP—2在机体内却各自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SHP—1主要在造血细胞和上皮细胞中表达,在信号转导中主要起负调控作用;而SHP—2则在各种类型的细胞中都有表达,在信号转导中主要起正调控作用。研究表明SHP—1/SHP—2通过对其底物的特异选择及作用,来实现其对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选择,进而对细胞间通信、细胞生长和增殖、细胞周期调控、分化、细胞迁移产生影响。那么,SHP—1/SHP—2是如何在众多的底物中选择各自的特异性底物,并发挥其相应的生物学功能的机制至今未见有详实的报道。此问题引起了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   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发现,除SHP—1/SHP—2催化活性域的中心裂隙外,催化活性域的β5—loop—β6区域内存在3个有区别的氨基酸残基,对SHP—1/SHP—2催化活性域的底物特异性选择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课题拟通过HPLC纯化获得SHP—1/SHP—2的催化活性域蛋白(D1C/D2C)及其突变体蛋白(D1C3M、D1C4M、D2C3M和D2C4M),然后分别以合成的磷酸化酪氨酸(PY)、表达纯化的单磷酸化位点PZR YS/Y6和SPAP2a Y1—Y4蛋白为反应底物,来分析D1C/D2C及其突变体的底物特异性,从而确证出D1C/D2C的单磷酸化特异性底物;并进一步揭示SHP—1/SHP—2催化活性域β5—loop—β6区域内3个有区别的氨基酸残基对D1C/D2C底物特异性的影响。   首先,为了获得大量纯化D1C/D2C及其各突变体的蛋白。试验中D1C/D2C及其各突变体的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菌体裂解缓冲液悬浮和超声波破碎后,通过HPLC分离纯化D1C/D2C及其各突变体的蛋白,所得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1)成功地表达了D1C/D2C及其各突变体蛋白,分子量大小分别为34.6KD和35.3KD,且各蛋白均以可溶性的方式进行表达。(2)通过HPLC技术可有效地分离纯化出大量的D1C/D2C及其各突变体蛋白。   其次,对D1C/D2C及其各突变体蛋白的酶动力学特性进行初步探讨,为后续的底物特异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试验中以PY作为去磷酸化反应的底物,利用孔雀绿显色法,通过双倒数作图法对纯化的D1C/D2C及其各突变体蛋白进行酶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1)纯化的D1C/D2C及其各突变体蛋白均具有磷酸酶活性。(2)纯化的D1C、D1C3M和D1C4M,D2C和D2C3M的酶动力学反应常数基本一致,D2C4M发生较大变化。(3)D1C及其突变体的磷酸酶活性要高于D2C/D2C3M约1.5—2倍。   然后,为了获得单磷酸化的PZR Y5/Y6蛋白,用于D1C/D2C及其各突变体的底物特异性分析。本试验以His—PZR原核表达载体为模板,利用特异的点突变引物,经PCR重叠延伸法扩增获得单磷酸化位点的PZR Y5/Y6片断,并分别构建其相应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好的重组质粒与C—Src原核表达载体共转化大肠杆菌BL21菌株,并通过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检测的表达菌体利用裂解液悬浮和超声波破碎后,经Ni—NTA琼脂糖凝胶纯化单磷酸化的PZR Y5/Y6蛋白。所得纯化产物通过Western—Blot和孔雀绿显色法用于D1C/D2C及其各突变体的底物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已成功地表达了单磷酸化的PZR Y5/Y6蛋白,分子量大小为9.14KD,且蛋白均以可溶性的方式进行表达。(2)磷酸化的PZRY5/Y6是D1C的特异性底物。(3)D2C3M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底物特异性的转变,催化活性较D2C强,介于D1C和D2C之间。   最后,为了获得单磷酸化的SPAP2aY1—Y4蛋白,用于D1C/D2C及其各突变体的底物特异性分析。本试验分别以GST—SPAP2a Y1—Y4原核表达载体DNA为模板,利用含6×His—Tag融合标签的突变引物,经PCR扩增获得含6×His—Tag融合标签的单磷酸化位点的SPAP2a Y1—Y4片断,并分别构建其相应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好的重组质粒与C—Src原核表达载体共转化大肠杆菌BL21菌株,并通过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检测的表达菌体利用裂解液悬浮和超声波破碎后,经Ni—NTA琼脂糖凝胶纯化单磷酸化的SPAP2aY1—Y4蛋白。所得纯化产物通过Western—Blot检测用于D1C/D2C及其各突变体的底物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已成功地表达了含6×His—Tag融合标签单磷酸化的SPAP2aY1—Y4蛋白,分子量大小为16.8KD,且蛋白均以可溶性的方式进行表达。(2)磷酸化的SPAP2a Y1、Y2和Y4是D1C的特异性底物,磷酸化的SPAP2a Y3是D2C的特异性底物。(3)以SPAP2a.Y2为底物,D2C3M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底物特异性的转变,催化活性较D2C强,介于D1C和D2C之间。(4)以SPAP2a Y3为底物,D1C4M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底物特异性的转变,催化活性较D1C强,介于D1C和D2C之间。   综上所述,本课题已顺利完成了对D1C/D2C单磷酸化特异性底物的确证,及对β5—loop—β6区域内3个有差异的氨基酸残基对于底物特异性影响的揭示。该研究成果为将来研究SHP—1/SHP—2催化活性域的底物特异性和催化机制,及日后选择特异性底物用于生成酶—底物复合晶体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s在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生物学作用及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尿素氨化玉米秸秆的制作方法和品质鉴定;第二部分研究不同浓度的氨化玉米秸秆对梅花鹿幼鹿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第三部分研究不同
本文分别从社会、教师和学生这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学新闻文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解决措施:提高新闻文体教学地位,提高教师的新闻素养,加强新闻实践能力,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