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环境的日趋改善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参与并购活动逐渐增多。那么通过收购兼并这种方式,上市公司的绩效得到改善了吗?并购的短期市场反应绩效和长期财务绩效如何?主并方的短期市场反应绩效是否和长期财务绩效变化相一致呢?2008年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前后主并方的并购市场反应绩效是否表现出不同特点?本文分别以2005年至2008年间中国A股市场发生的107个上市公司并购事件和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的2009年至2012年中国A股市场发生的101个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作为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和回归的方法考察了以上几个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一.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前,主并方公司在并购事件窗口期(-10,10)内的市场反应绩效不明显。在并购公告之前存在明显的信息泄露问题,在窗口期(-9,-1)可以观察到显著大于零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在并购公告日后的窗口期(1,10)内可以观察到显著小于零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说明市场在得到更多的信息后普遍对主并方的并购交易决策持否定态度。并购前积累的异常收益在公告日后短期内快速消失。二.本文使用回归的方法考察了2005年至2008年作为主并方参与并购的107上市公司在并购前后三年以净资产现金收益率为指标衡量的公司财务绩效。结果显示主并方的长期财务绩效明显下降。主并方在并购事件窗口(-9,1)内的市场反应绩效与公司的长期财务绩效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说明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在公告日前几日至公告后的短暂时间内所表现出累计异常收益并不是市场对主并方股权价值的理性重估,而更多的是市场炒作的结果。三.2008年A股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2009年至2012年的并购事件样本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主并方在并购事件窗口期(-10,10)内的市场反应绩效显著大于零。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的均值为1.8%。在公告后窗口(1,10)内样本的AAR和CAAR也都显著大于零,市场普遍对主并方的并购交易决策持肯定态度。